蘇乞年挑眉,有些詫異,當日極元真人曾經說過,未曾筑基,不能夠踏入其中。
“跟我進來。”
青年道士背對著他,徑直邁進大門,蘇乞年略一沉吟,就拋卻雜念,跟了進去。
好大
甫一踏入閣中,蘇乞年就有些吃驚,從外面看來,青羊閣再大,也不過占地數十丈,共三層樓二十來丈高,但是現在,呈現在蘇乞年面前的一層樓閣,居然堪比青羊殿前的演武場,足足有數百丈大小,成百上千巨大的書架,都是用百年以上的樟木打制,樟木味濃重,可以驅散蛀咬的蟲蟻。
此外,這里還立有一座座古拙的香塔,一根根檀香被點燃,空氣中充斥著一股令人心寧神定的味道。
隨著青年道士的腳步,蘇乞年穿行于一排排樟木書架間,他看到一排排的書架,都分門別類標注好,劍法、槍法、鞭法、戟法、指法、掌法、拳法等等,沒有一點雜亂。
最終,青年道士引著蘇乞年到了刀法分類前,足足一整排,十一座大書架,每一座書架上,至少都存放了十多門刀法,還有各種注解、心得手札,差不多有近百十本書冊。
“十一座書架,每一座有三流刀法五門,不入流刀法一十二門,你每日看一門三流刀法,三門不入流,此外劍法、槍法、戟法,諸多兵刃指掌,每日自行選擇,三流不用看,不入流至少看滿五門,此后三日,每日辰時我來考校。”
說完,青年道士就徑直轉身離去,蘇乞年微怔,就明白過來,這是要他博采眾長,積蓄底蘊,從而彌補自身的缺失。
至于將他帶到這里就放任不管,若是他貪婪這里的武學秘籍,那么休命刀也不可能再有精進,甚至會一退千里,失去刀道鋒芒。
還有三天,就是臘八了。
蘇乞年嗅著樟木味,還有陣陣檀香味,他的眸子清澈且明凈,接下來,他先抓起一門不入流的劈山刀,所謂不入流,就是由筑基成功的三流高手,或者是尚未筑基的練武之人創演出來的武學功法,因為未曾對于力量的把握和運用達到一定境界,所以不能夠令天道顯化出來最基本的異象,不入三流之境,就統稱為不入流。
這門劈山刀,在江湖武林中流傳極廣,因為勢大力沉,所以甚為被一些江湖莽客中意,只是力道有余,變化不足,純取氣勢,一旦氣勢萎靡,就萬劫不復。
蘇乞年悉心研讀,精神力很快掃過,銘記于心,而后就伸出一只手,隨著回憶而領悟,時而比劃,時而尋找其中的破綻和不足,他就好像一塊干癟的棉花,不斷吸收著水分,慢慢膨脹,變得飽滿。
有休命刀這樣的一流上乘刀法在前,蘇乞年的眼界早已不同,哪怕根基不厚,也往往能夠一針見血,窺見罅隙。
一個時辰后,蘇乞年又抓起一門柳葉刀,同樣不入流,不過相比于劈山刀,這一門刀法就精巧了許多,力道變化如隨風拂柳,在蘇乞年感來,雖然同樣是不入流,卻比那劈山刀更接近三流武學,甚至只差一點神韻和體悟,就可能更進一步。
直到三門不入流的刀法研讀完,過去了三個時辰,蘇乞年才抓起一門三流刀法碧波五斬,他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沒有一下就受不住三流刀法的誘惑,此時再抓起這本碧波五斬,他就感到了一種充實,眼力也愈發敏銳,整個人的氣質,也隨著時間的流逝,少了幾分輕浮縹緲,慢慢變得渾厚而圓潤。求訂閱,求月票,正版訂閱是對十步最大的支持,十步懇請大家都來中文網訂閱純陽。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