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乞年行走在青羊峰中,他觀摩撫摸每一塊石頭,每一口泉眼,每一處清溪,以及一株株經年的古木,寒冬臘月里有的依然常青,有的則枝葉凋零,不過相同的都是那古樸滄桑的歲月氣息。
觀萬物生衍,草木凋零,蘇乞年若有所悟,道德經中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一夜,青羊峰上的冬月尤其明亮,山頂上,蘇乞年觀明月如盤,一塊高大的山石上,他以刀為筆,氣血透鋒芒,刻下一句話。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沐浴著月光,他躺在峰頂之上,不知不覺中沉沉睡去。
又辰時,這一天的朝陽比往日里都更早一分。
橘紅陽光爬上臉,蘇乞年睜開眼,起身,深吸一口氣,打一個哈欠,已經近兩個月,他沒有這樣入睡,哪怕睡得依然不安穩,卻也令得他整個人都似乎輕盈了幾分。
下一刻,他目光一定,一切慵懶都被驅逐,氣息內斂,變得古井不波。
武當外院,合共六處分院,分別坐落于皇崖峰、雷石峰、白云峰、天柱峰、會仙峰、千丈峰下,而每年的外院年祭大比,都設在天柱峰外院,是以天柱峰外院,亦是六處分院中修建占地最廣闊的。
朝陽初升,很多外院弟子就睜開眼,走出各自所在的分院,他們捕捉到空氣中散發的凝重味道,雖然只是山中的年祭大比,但對于很多外院弟子而言,也絲毫不亞于一場歷練,與諸多同輩年輕強者交手,衡量己身,查漏補缺,每一年,都有不少外院弟子在比武較技中明悟拳理,突破境界,于攻伐中更上一層樓。
“傳聞,皇崖峰的古月河師兄已被金鎖峰金光真人收入門下,此番摩云山脈之行,得到了三分降龍掌意。”
“聽說數日前,金光真人令其入峰,親自為其療傷,并進行指點,助其增進道基,只等此番外院大比之后,就正式行禮,加入金鎖峰一脈。”
“三分降龍掌意,若是能參透,我聽執事說,或許將來能夠借此創演出來一門一流掌法也說不定。”
一些相熟的外院弟子同行于山路上,彼此小聲交談,六處分院合共一千余弟子,當中潛藏著多少高手,實在難以說清,遑論一年未曾交手,當中未必沒有人得到奇遇,或者說一朝頓悟,筑基功突飛猛進。
不過,相比而言,能夠被諸多外院弟子掛在嘴上的,還是離不開一小波功力卓絕的人物。
“雷石峰的靈清仰師兄,白云峰的清廬師兄,會仙峰的月清蕓師姐,千丈峰的凌清平師兄,還有天柱峰的涂清峰師兄,聽說在兩個月前參悟到達了龜蛇功第九層,只是因為其懸而未決,到底要拜入哪一峰哪一脈,所以而今尚未離開外院。”
言及這些外院頂尖人物,很多弟子眼中就顯現出來種種艷羨和欽佩之色,于他們這些普通外院弟子而言,龜蛇功第七層之上,八層、九層的功力實在難以想象,一匹汗血寶馬之力,已然足夠他們睥睨江湖武林中九成以上尚未筑基的練武之人,而一匹天馬的力量有多強,一些歷經數屆的外院弟子心中只剩下感嘆。
于他們而言,龜蛇功七層圓滿,便到了筑基之時,而對于外院當中的一小撮人而言,龜蛇功第七層絕不會滿足,他們要沖擊到達更高的境界,以八層,乃至九層龜蛇功筑基,甫一開天辟地,就不是尋常三流人物,哪怕只貫通一條十二正經,也足以擊敗尋常貫通了三、四條十二正經的三流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