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可以。”
祝陳愿大方應下,她很樂意,對于廚藝她并不藏私,太婆教導她時也總說,即使把廚藝教給旁人也無妨,每個人做出來的東西,口感都是有差別的,沒有獨一無二的。
但是他要是學會了,那么世上就多了很多人,又能嘗到口味不同的飯菜,這是好事。
米師傅很驚喜,眼睛睜得很大,站在那里手足無措地,想要上前,卻又停下步伐,最后只是連連道謝,他順嘴一問,還以為眼前的小娘子會拒絕,卻沒有想到人家答應了無理的請求。
祝陳愿跟父母告別后,跟在大師傅后頭進到國子監小學的大門里,她跟祝程勉走的不是一條路,只能叮囑幾句就分開。
小學特別大,走幾步就能看見亭子、花架,敞開的屋子,來回走動的小孩以及先生。
米師傅與她保持距離,壓低聲音到只有祝陳愿能聽見,“屬實是麻煩你了,要不是這里的工錢低廉,也不愁找不到手藝像樣的師傅來燒飯給孩子吃。”
不像旁邊的太學,肯給的銀子多,那里廚子手藝好,做出來的饅頭還冠以太學饅頭的稱號,可不像他,盡被大家笑話。
米師傅抹了一把臉,自嘲地笑笑,推開旁邊廚房的大門,里頭燒火、和面、洗菜的都停下手頭的活計,盯著進來的大師傅和后頭的小娘子,默不作聲。
“咳咳,這是我請來今日指點我下廚的小娘子,別看她年紀小,會得東西可多了,我厚著臉皮邀她來指點的,你們可別說什么不該說的話。”
米師傅話雖帶笑意,可面向眾人的臉龐卻面色沉沉,隱有威脅之意,可在這里做活的哪個不知道他的脾性,倒也不怕他,只是也不會說些什么難聽話。
“米師傅,今日要燒的是什么菜”
祝陳愿面對大家好奇的目光,也不發怵,舉止大方任人打量,露出得體的笑容來,嗓音清脆不尖利。
讓人一瞧便信服三分。
“不是菜,就是做饅頭。”
說到這,米師傅也頗為不好意思,不管是太學還是國子監,日常供應的就是饅頭,各種餡的,筍絲、魚肉、羊肉、蟹黃等,又或是炊餅,湯餅,正經的飯菜有,卻很少,一是人手欠缺,二是米師傅不會燒,難得燒幾次魚和菜,都還不如饅頭來得好吃。
祝陳愿暗自在心里想到,怪不得沒看見什么菜,只瞧到了面袋子。
她到也沒有說什么,只是讓米師傅先揉面讓她看看,米師傅手勁大,揉面恨不得用上全身的力氣,只為了讓面變得光滑。
祝陳愿只瞧動作,就知道他揉得過頭了,這樣面即使發酵好了,也不會好吃,一口咬下去,面皮厚實到難以下咽。
“米師傅,揉面得用技巧,要不輕不重,不能下死勁去揉它”,祝陳愿一邊說,一邊給米師傅示范,她往里頭加水,燙面,上手揉制,從力道說到手法,光滑的面團也就此成型。
不止大師傅聽得一愣一愣的,旁邊的全都豎起耳朵聽,睜大眼睛看,不敢落下一個步驟。
“面團要取得少,皮搟的得薄,餡調得要好,怕出錯就先做少點的,等熟能生巧后,再做大量的。”
祝陳愿要是教起東西來,細致又不藏私,一遍遍矯正大家的動作,直到大家都學會最基本的技巧,剩下的就是多做。
閑著無事,祝陳愿索性幫著他們包饅頭,她動作快,搟好的面皮加上一點餡,手指靈活而飛快,饅頭上的十六個褶子分毫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