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棉廠醫院原本是國棉廠的內部職工醫院,以前在廠大門里面的宿舍區,介于生產區和生活區之間的主干道旁邊。那時候的國棉廠醫院是廠子提供資金,職工和職工家屬在那里看病花錢很少,一些工齡足夠大的老職工看病甚至不花錢。
這就是當年國棉廠的福利之一。
后來國棉廠入不敷出,醫院也就漸漸地沒人管了。可醫院上下好歹也有百十口子人呢,總不能餓死吧?于是在國棉廠第一次改制之后,國棉廠醫院就被現在的劉如峰院長單獨的承包了起來,同時這位頗有魄力的院長籌集資金,在場外現在這個地方建起了一座五層樓的新醫院,不僅依然廠內部的職工優惠看病,還開始對外營業搞創收。
雖然礙于醫生的資質問題,國棉廠醫院看不了什么大病,但守著擁有幾千名歲數超過六十歲的老退休工人的國棉廠宿舍,每年光是給老人輸液、做康復,就足以維持醫院的正常運行了。再通過對外看病,這家醫院現在發展的還算是不錯的。
國棉廠是一家擁有六十來年歷史的國營老廠子,宿舍區自然也就少不了離退休的老工人。這些老工人歲數大了,身上的毛病自然少不了。
就好像楊靖的外婆,今年虛著八十歲了,這要是在古代,那可是見了皇帝都可以不跪的老壽星了。
但在現在,這個歲數的老人越來越多。而老人到了這個歲數之后,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毛病全都冒出來了。
楊靖的外婆得了一種很讓人頭疼的病,這種病的學名叫做血栓腦微血管病。
這種病是屬于腦血栓病癥的一種,但與普通意義上的腦血栓又不太一樣。
一般而言,人得了腦血栓,厲害點的就是梗這里、梗那里,不是說不出話來就是行動不了。楊靖的外婆可倒好,她雖然也是腦血栓,但癥狀卻并不明顯,但全身都有腦血栓的輕微癥狀。
通常而言,腦血栓病人發病的時候是腦部某一個部位的血管被梗死,體現在腦CT或者腦核磁共振影片上就是腦子發生梗死的部位會出現一個明顯的大塊黑斑。
可楊靖外婆的腦CT和腦核磁共振的影片上,出現的卻并不是大塊的黑斑,她的影片上出現的是很多的狀如小米粒一般的小黑斑,雖然梗死的面積不大,可數量卻很多。
用醫生的話來講,這就是典型的血栓性腦微血管病。
得了這種病的病人不會如大部分腦梗病人那樣出現半癱或者無法說話的嚴重病癥,可一旦得了這種病,病人的走路、說話、吃飯等一切日常行動就會越來越困難。
就好像楊靖的外婆,得了這種病已經有好幾年了,前幾年還算可以,可這兩年,老人家的病情是越來越嚴重,現在走路是越來越困難,腿部明明有充足的力量,但就是邁不開步,腿部不受大腦的支配了。吃飯的時候也老是嗆咳,吃十口飯能嗆咳六七次,到現在,老人家不僅嗆咳,連吞咽都有些困難了。
可偏偏這種病以目前的醫療技術而言又沒有辦法根治,只能每年進行兩次輸液通血管來維持。
外婆輸液的病房在醫院的四樓神經內科病房,這個楊靖倒是知道。在去倫敦之前,外婆每年兩次的通血管都是在這個樓層住院。
到了四樓,到了護士站問了一下,才知道外婆住在最南邊的29病床。
醫院的小護士也挺納悶的——這個長得挺帥氣,穿的也挺時髦的帥哥怎么還拖著行李箱來看病人呢?
站在病房外面,楊靖深吸了一口氣,正要推開病房門呢,結果門卻從里面被打開了。
一個熟悉的面孔出現在了楊靖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