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楊靖從位于九龍灣旁邊的啟德機場下了飛機并出了機場之后,迎面而來的那種氣息,讓楊靖感到既熟悉又陌生。
因為地形的限制,啟德機場就坐落在港島的市中心,而且這座只有一條跑道的機場,是完全利用填海造陸的方法,硬生生的在九龍灣中建造起來的。
同樣,這座僅僅只有一條跑道的國際機場,在最繁忙的時候,國際客運量名列世界第三,而貨運量更是直接名列世界第一!
這座狹窄逼仄的機場,就憑借著一條跑道創造出了如此傲人的成績,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
從機場的閘口出了候機樓之后,眼前的情形就讓楊靖陷入到了一種奇怪的回憶中。
無論是在原時空還是在現在這個時空,這都是楊靖第一次來到港島,但這并不意味著楊靖就對港島不熟悉。
上大學那會兒,雖然都已經進入到二十一世紀的第二個十年了,可楊靖依然很喜歡看港島的老電影,尤其是港島電影在八.九十年代最輝煌時期的電影。
發哥、龍哥、紅姑、四大天王、校長、哥哥、星仔......一連串耳熟能詳的名字,促成了港島那二十年間影視業的極度發達。
而像《縱橫四海》、《英雄本色》、《賭神》系列、星仔的無厘頭系列等等等等,也是楊靖曾經最喜歡看的影片。
通過電影,楊靖看到過很多港島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街容市貌,因此即便他是第一次來到港島,而且還是來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港島,但楊靖從感覺中卻對這個城市一點都不陌生。
乘坐著出租車去往酒店的路上,楊靖時不時的就能看到一個曾經在電影或者電視中看到過的熟悉街景,雖然記憶有點模糊,但當他看到這些記憶中的街景時,還是在第一時間就能想起來這個地方曾經在哪部電影或者電視中出現過......
而且,滿大街的男青年大都留著長長的頭發,女孩子則大都燙著爆炸頭,牛仔褲、喇叭褲更是充斥在大街小巷。
楊靖也知道,再用不了幾年,港島年輕人的這種打扮就會傳入到內地,在內地徹底流傳開來。
別的不說,楊靖就曾經不止一次的在家里的老相冊中看到自己的老爸老媽年輕時的照片,尤其是他們兩口子剛認識的那個時候,恰恰是八八年左右,那時候的老爸就是一幅長發、喇叭褲的打扮,而老媽以前的大辮子不見了,出現在照片上的是一個燙著爆炸頭女孩子。要不是外婆非常肯定的告訴楊靖,這就是你媽,楊靖都不敢相信當年在棉紡廠當擋車工的老媽竟然還有這么潮流的一面......
事實上,一直到新世紀來臨之前,港島就是整個東方大陸的穿著方面的流行排頭兵,始終引領者那個龐大的國家老百姓在穿著方面的潮流。
這種以一個未來人眼光欣賞接近四十年前港島的情況,讓楊靖感到真的是很神奇,這導致楊靖在港島多住了兩天。
隨后,楊靖辦理的相關的旅游手續,乘坐著火車通過了羅湖口岸,進入到了鵬城的地界兒。
其實也是楊靖的好奇心作祟,他真的是很想看一看后世華夏四大一線城市之一的鵬城,在1980年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