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酒就是我父親和我爺爺當年留下來的,一共有219壇,拿出去一壇做化驗和供客戶品嘗,這兩天還有三個人過來買走了七壇,現在還剩下的211壇老酒全在這里了。”
楊靖提著手電走了過去,一邊走一邊將左手輕輕地觸碰了上去,外人看上去就好像是在撫摸這些酒壇,但楊靖已經悄然發動了圣戒的“鑒定”技能。
剛才在成子家品嘗的那壇老酒確實是擁有六十多年窖藏歷史的老酒,沒的說。但防人之心不可無,現在在酒窖中擺放著這么多的老酒酒壇,楊靖覺得鑒定一下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不是有個笑話都這么說嘛,“老尼姑都說,現在連黃瓜和茄子都不能信了......”
二百多壇子老酒,楊靖幾乎是挨著個的鑒定了一遍,花費了足有十多分鐘的時間。
畢父也不著急,一直等到楊靖走回來,這才笑著問道:“小楊,這些酒怎么樣?”
楊靖點頭說道:“很好!不知道畢叔叔您打算怎么賣?還有,您打算賣多少?”
剛才鑒定的結果好的出乎楊靖的意料。
這211壇老酒都是確確實實的老酒,其中年份最短的酒,是釀造于1955年的,一共有58壇;1952年釀造的老酒,也就是和剛才楊靖在成子家品嘗的那壇老酒一批釀造出來的酒有42壇;1948年釀造的老酒有33壇;1942年釀造的老酒有32壇;剩余的老酒都是從1938年到1955年之間釀造的老酒了,數量從一兩壇到三四壇不等。
至于釀造人,在1950年之前釀造的酒,釀造人都是畢清海,想必這個畢清海應該就是成子的老爺爺了。而在1950年之后釀造的那些酒,多了一個畢遠澤,這個人應該就是成子的爺爺了。
窖藏念頭最多的酒是三壇釀造于1938年的老酒。
晚上吃飯的時候王家贊曾經說過,說成子的老爺爺一開始是在富順成做釀酒師傅的,后來曰本鬼子進京之后,成子他老爺爺才從富順成出來自己干。
曰本鬼子進燕京城是1937年的事了,而這三壇老酒是釀造于1938年,很顯然,這三壇老酒應該就是成子的老爺爺,也就是那位畢清海老爺子在離開富順成之后釀造的第一批酒,后來這三壇老酒一直藏在酒窖里,一直到現在被人發現。
可不管是哪一壇老酒,都是當今極為罕見的窖藏老酒。這可是正兒八經的窖藏老酒,不是那些廣告中成天忽悠人的“窖藏幾十年”甚至“窖藏幾百年”的老酒。
那些大酒廠或許有窖藏幾十年的老酒,但都是用來勾新酒用的,他們可舍不得把這些窖藏幾十年的老酒賣出去。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每當拍賣會上真的出現那些窖藏了幾十年的老酒,都會拍出一個天價的主要原因。
而這些老酒,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講,都是極為罕見的老酒,只要上拍,一壇酒拍個百八十萬的價格絕對不成問題——二鍋頭也是華夏名酒啊!
所以,酒窖中的這些老酒,只要畢父愿意賣,楊靖絕對會毫不猶豫的全都拿下。
過了這村可就真沒這店了。尤其是作為一個準酒鬼而言,楊靖是絕對不會放過這些老酒的。
畢父聽楊靖這么問,憨厚的臉上頓時露出了笑容,在燈光的照射下,顯得有些猙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