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開車的楊靖聞言順著王主任所指的方向看了過去,果然發現了一座高峰。
“這座山峰海拔4350米,是附近最高的一座山峰,同時又因為這座山峰緊挨著這條公路,因而被認為是分隔南北疆的標志性雪峰,我們當地人稱它為勝利達坂。”
楊靖點了點頭。
這種海拔超過四千米的雪山埡口,山上和山下完全就是兩種景色。剛才在山下還是艷陽高照,但到了這里,到處都是雪霧蒙蒙,就連地面之上也全都是透明的暗冰。最關鍵的是,這種地形之下的盤山路真的是很險啊。
楊靖開著車以不到三十公里的時速小心翼翼的通過了這個埡口之后,天色再次放晴,壯美的天山景色再次一覽無遺。
楊靖他們是早晨六點多出發的,抵達巴倫臺鎮的時候,是下午差點兩點,二百來公里的路程跑了將近八個小時,足見這條公路是多么難跑了。
不過從巴倫臺鎮到目的地庫爾勒也就還有不到一百五十公里的距離了,如果順利的話,四個小時差不多就能到達庫爾勒。
中午一行人是在巴倫臺鎮吃的飯,這個小鎮身處在天山深處,是216國道和218國道交匯的地點,兩邊全都海拔上千米的大山,因為到了春天,由雪山融水匯聚而成的烏拉斯臺河從小鎮所在的山谷咆哮著向著下游沖去,最終,當這條咆哮不羈的河流鉆出大山之后,就會給山口附近的庫爾勒以及和靜帶來充沛的水量。
最終,這條河還會繼續沖過戈壁灘,然后匯合到開都河中,最終流入到著名的博斯騰湖。
只可惜,楊靖他們走的路線并不經過博斯騰湖岸邊,否則楊靖還就真想在博斯騰湖游覽一番。畢竟這座湖可是華夏最大的內陸淡水吞吐湖,而且風景真心不錯。
不過這次沒機會在那里游玩,等回到原時空,倒是可以帶著格格來這里來一趟無拘無束的自駕游。
這一路走來,雖然路很難走,可風景絕對不是蓋的。走一路看一路,哪怕楊靖開了好幾個小時的車,也一點都不覺得厭煩。
尤其是在這種沒有什么污染的八十年代,這里簡直就是最純粹的原生態。
晚上七點左右的時候,兩輛車終于是抵達了庫爾勒,不過在這個點,太陽依然還在西邊天掛著呢。
楊靖他們將會在這里休息一晚上,然后第二天再繼續前進,不過從庫爾勒抵達和田,這一千多公里的路程需要跑兩天。
PS:鞠躬感謝“小樓獨身夜聽雨”500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