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楊靖把幾張從不同角度拍攝的照片找了出來,遞給了幾位師父。
雖然因為光線的原因,照片拍攝的并不算很清楚,但也能看得清那座碑刻上所刻的內容。
“天祐元年,出師王屋山上清觀,游歷天下,彼時天下大亂,動蕩不堪。天成三年,無意中發現此洞穴,驚嘆其鬼斧神工,遂在外修建越城觀并隱居于此。同光四年,結識唐突騎都指揮使李從珂......”
“......清泰元年,受吾皇邀請,入洛京任司天臺中官正。清泰三年,叛臣石敬瑭起兵,洛京朝夕不保。危難之際,皇詔貧道覲見,問詢退兵之策。奈何貧道只是一道人,如何能平天下?后皇日益焦慮,閏十一月,石敬瑭兵臨洛京城下,皇欲行自我了斷之事,苦勸無果。
皇攜傳國璽及太后、皇后、太子登玄武樓之際,賜眾大臣以鴆酒,貧道亦在列。幸貧道多年行醫,有所準備,飲下鴆酒并未當即斃命,遂眼看吾皇引火自.焚。
火滅,貧道于火場中取傳國璽,悄然出宮,回歸道觀。但奈何鴆酒毒性猛烈,余毒未清,貧道自知命不長久,遂在洞外修建機關封閉此洞......”
只是,在場的所有人除了楊靖之外,沒有人能夠認得出這座碑刻上所雕刻的字體。
這是當初越城子用殄文刻的碑刻,即便是四位師父這樣的大家,也不認識這種殄文。
不過楊靖認識啊,他開始逐一給四位師父翻譯這座殄文碑刻上的內容。
當楊靖把照片上的字全都翻譯過來之后,四位師父都開始激動起來,他們當然清楚這座碑刻上的內容如果是真的,那么這方傳國玉璽的真偽就已經可以徹底判定了。
不論是傳國璽還是其他的老物件,要想確定其真實身份,一個是需要根據其本身的特點來進行考究,另外一個更重要的就是如果能夠有這個老物件的傳承證明,那么就可以直接斷定其真實身份。
傳國玉璽從本質上來講和其他的古董沒有什么區別,只不過就是意義要更加巨大罷了。所以,要想確定這方傳國玉璽的真偽,必須要進行最嚴格的考究。
可有了這座碑刻,那效果立刻就不一樣了,只要證明這座碑刻的真偽,那么就可以直接斷定這方傳國玉璽的真偽了。
而現在看起來,這座碑刻顯然是真的。那就意味著這方傳國玉璽同樣也是真的......
如果真的能夠證明這方傳國玉璽的真偽,這絕對是全華夏的考古史上意義最為重大的一件事了!
PS:鞠躬感謝“初吻給了手”500的打賞,“非常懶的魚”100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