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種場合他們并沒有過來,他們要到兩三天之后才會單獨過來,然后他們這一輩的人湊一塊好好的聚一聚,今天這個場合主要是孩子們的天下。
楊靖的外公外婆也是打算在兩天后再過來。
這次二姥爺過八十大壽,并沒有在酒店里擺酒席,而是在家里做壽。
二姥爺家的這套院子占地有四百多平米,除了房子之外,當中的庭院有大約五六十平米的樣子,能擺五六桌酒席,至于剩下的酒席就擺在屋里。今天一共要擺十一桌。
當然,在開席之前,吉時到了之后,首先要進行的就是這一眾晚輩給今天的壽星翁拜壽。
對于楊媽他們兄弟姊妹四個來講,今天的壽星翁是他們的親叔,而對于二姑姥姥還有大姑姥姥那邊的第二代來講,今天的壽星翁是他們的親舅,這關系可真心是很近的了。
所以,當吉時到晚輩開始拜壽時,所有的晚輩除了那兩個還在吃奶的小家伙之外,其他人在第二輩的帶領下,紛紛給坐在堂屋中的老壽星磕頭拜壽并呈送壽禮。
這種場合晚輩給壽星翁磕頭那是理所當然的,沒有人會反對這件事。就連格格也沒有覺得不對,反而覺得很新奇,也跟著楊靖一起給老壽星磕了三個頭。
其實,這種拜壽也是華夏古老傳承中的一個精華所在。華夏的傳承以“孝”為先,所以給家里的長輩拜壽,自然要行叩首禮。
要真說起來,二姥爺這次過壽還不算熱鬧呢。
楊靖不止一次的在新聞上看到那些南方的大家族給族里的老人拜壽,動輒就是幾百口子人,那場景遠比今天這種場合熱鬧的多。
但在北方,能夠湊一百多人前來拜壽,那也是不多見的。所以,二姥爺和二姥姥今天臉上的笑容就不曾落下過。
這一百多口子晚輩光是磕頭就進行了半個來小時,一直折騰到快十二點,酒席才開始。
酒席的飯菜都是飯店送過來的,飯店在得知今天有老人過八十大壽之后,還特意給老爺子做了一碗長壽面。
老李家第三代的晚輩中,楊靖他們姊妹三個算是最小的,就好像二姑姥姥家的那幾個表哥,歲數都快和楊靖的老舅差不多大了。今天李依諾沒來,要是那小丫頭來了,以她今年十四歲的歲數,有很多二十多歲的人都得叫她姑......
就好像楊靖二姑姥姥家的長孫劉保軍一樣,比楊靖就小兩歲,可也得老老實實的叫楊靖“伯”,叫格格“嬸子”......
沒辦法,這就是蘿卜不大,長在“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