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他站起來長出一口氣,隨后把東西放進竹籃,抱著竹籃走到師傅面前。
“嗯,不錯,手比以前更穩了,有進步,有進步。”老頭不停點頭,笑瞇瞇地很是滿意。“鄭秋,你上山有幾個年頭了”
鄭秋掰起指頭數,一、二、三。“三年,我三年前上山的。”
“唔三年了啊。”老頭摸著胡子不知道在想什么。
“啊、啊欠”鄭秋張開嘴打了個噴嚏,鼻涕又一次流到了嘴邊。
老頭被這個噴嚏打斷思緒,他站起來拍拍棉襖上的積雪“師傅差點忘了。這兒冷,小孩子不能多待。咱們這就回去,回去師傅給你燒熱湯。”
“謝謝師傅,師傅真好。”
“呵呵,小小年紀就愛拍馬屁。”
月溪山上的這個宗派叫做尋霧宗,尋霧宗有一門獨特的秘法,能憑空招來濃霧。據說霧能濃到伸手不見五指,范圍能大到遮住整個月溪山。
三年前,尋霧宗大開山門,宗里派了好多高人下山收徒。鄭秋的家就在月溪山的山腳下,那時他的名字叫二秋。因為他在秋天出生,是家里的老二。和所有人一樣,小二秋也想上山成為一名修煉者。但一位又一位高人都拒絕了他,他們說二秋天賦很差,根骨不好不適合修煉。
二秋并不知道根骨是什么意思,他每天坐在村口大樹下眼巴巴地等著。收徒的日子很快過去,失望的二秋只好回家跟著父母學做農活。
在收徒結束后的第四天,月溪山上下來了一個奇怪的老頭,這個老頭衣著素舊,更像是村里的老農。老頭一眼就看中了,正在田里學織竹筐的二秋。老頭告訴二秋的家人,他在尋霧宗負責照顧藥園,想找個人跟他學栽培藥材的手藝。
二秋聽說能上山高興的不得了,第二天就背著行李,興沖沖地跟這個便宜師傅前往尋霧宗。
師傅的名字叫鄭治松,他嫌二秋這名字太俗氣,將他改名為鄭秋。師傅對鄭秋很好,把他當親兒子對待。不但將所有技藝傾囊相授,就連每次新衣服都讓鄭秋先穿。
山上待的時間長了,鄭秋才知道師傅不是修煉者。但師傅的身體比普通人好得多,一大把年紀上山下山也不喘氣。
尋霧宗有三塊藥園子,兩塊在月溪山右側最矮的那座山峰上,其中一塊靠近山腳,有河水澆灌。剩下就是鄭秋采雪豆的這塊藥園子,這里終年積雪,專門用來種寒冷環境里生長的藥材。
師傅住在后山,這里有四間瓦頂房子,被師傅稱為藥舍,一靠近就能聞到濃重的草藥味。
剛回到藥舍,師傅就脫下棉襖,挽起袖子往廚房走“乖徒弟去把雪豆冰好,師傅馬上給你變熱湯出來。”
“放心吧師傅”鄭秋換下棉襖,抱著竹籃跑進屋子。屋子里面排有好多木柜,鄭秋順著標簽找到第七排,打開靠里側的柜門,柜子里頭有個方方的大銅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