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定神藥水配好的那天,明縱師傅抱起鄭秋,讓他平躺在木板中央。
然后用特制的木架,托起一只玉制漏斗,把調配好的藥水倒入漏斗中。
漏斗的口很小,每過半個時辰,才有一滴藥水落下,滴在鄭秋的額頭上。
定神的過程需要七天時間,七天后,才能進行封印記憶的最后一步。
在這七天中,明縱師傅日夜守候在木板邊,補充漏斗中的藥水,檢查木板咒紋中,煙氣填滿的情況。
每天中午,他還會給鄭秋喂一粒丹糧,補充體力,讓徒弟的身體維持在氣血飽滿的狀態。
空余的時間,他就翻看元馳長老所說的登天途,琢磨字句的含義。
這本筆記中字句書寫的方式,和木梅花在石碑上書寫的方式不同。
石碑上的字句是完全打碎、胡亂拼湊的,但并未在字句上做掩飾,只要將字句正確的串連起來,就能讀出石碑的內容。
但這本筆記不一樣,筆記的字句非常有規律,字跡也很工整,每一頁描述的內容都十分清楚,是訴說云袖秀美的詩句與文章。
如果不是元馳長老再三告訴明縱,這本筆記里藏有秘密,他絕不會往這個方面進行思考。
閱讀了三天后,他終于發現了字句中的蹊蹺之處。
整本筆記中,連綿的山峰都用“山川”兩個字來稱呼,這明顯是書寫者的習慣。
但在有些句子中,“山川”的川字被“脈”字所替換,甚至有用“氣”字替代的,這些詞語有種別扭的感覺。
明縱師傅用空白的冊子,將這些感覺別扭的詞語記錄下來。
在這些記錄下來的詞句中,他拼出了元馳長老所說的那句話“歲月本無情,問道探長生。”
但這些記錄出的詞數量太少,遠遠不足以拼成段落,應該有其他的詞或暗語,藏在筆記當中。
明縱師傅嘆了口氣,像這樣一個詞一個詞往外挑,想了解大概內容,也得花費數年的時間。
眼看七天就要到了,封印徒弟的記憶后,他就要趕去大荒孤城,實在不方便帶上這本筆記。還是先交給蕓幽和鄭治松,讓他們把剩下的內容慢慢破解吧。
轉眼到了第七天,明縱師傅開始進行封印記憶最后的步驟。
他盤腿坐到鄭秋頭頂方向,緩緩運轉功法,身上的土黃色光霧變成波動的光焰,又變成刺眼的耀光,然后耀光一收,雙手的手背,浮現出脈絡般的土黃色光絲。
接著光絲也消失了,明縱師傅的眉心亮起一點光斑。
土黃色的光斑并不刺目,但看這光斑,讓人不由對明縱心生敬畏,好像他是天地間威嚴的巨人。
明縱師傅抬起手,伸出食指在眉心的光斑點了一下,光斑好似染料,讓指尖也多了一點亮光。
他緩緩放下手臂,將指尖的亮光,點在鄭秋頭頂的百會穴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