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雖然不大,但也方圓近萬丈,云袖大陸上山巒林立,像這樣的平原是難得的寶地。
平原上,有三條大河依次穿過。
大河邊緣密布著寬窄不一的水渠,如同大地的血管,將河水引向四面八方。
水渠所到之處,綠油油的稻田整齊地排列,從上看下去就好像綠色的方格布料。
三條大河匯聚交融之處,形成了一片波光粼粼的湖泊。
湖泊上飄蕩著漁船,湖岸邊排布著漁家,掛著水珠的漁網,在陽光下映射出星星點點的光芒。
土地肥沃,雨水豐足,既有谷物牲畜,又有湖河鮮味,慈魚米之鄉是普通人定居的絕佳之地。
因此,豐收鎮的人口非常多。
除去來來往往的修煉者,光長久住在此處的人,數量就超過了五萬。
與其稱之為鎮子,其實更應該稱之為豐收城。
普通人多了,修煉者自然而然也比別處多。
豐收鎮附近幾百座山上,各式各樣的宗派星羅密布,人數多的將近兩百,人數少的只有幾十。
要知道,修煉者所需的資源,和普通人不一樣。
修煉者需要寶物,需要開闊的練功空間,也需要各種礦石、藥材、以及濃郁的地之力。
然而豐收鎮這個地方,寶物、礦石、藥材這些東西都不算豐富,吃喝倒是很多。
所以這么多宗派擠在這里,當然會出現資源不夠分的情況,于是各宗各派之間摩擦不斷,三兩頭乒乒乓乓打架。
幾百年來,志向高遠的大宗派陸續搬走,去修煉資源豐富的地方生根發芽。
只留下一大堆芝麻般雜魚,沒啥追求地耗在這里,為了些雞毛蒜皮的事鬧騰。
鄭秋騎著大笨馬翻山越嶺,花費十二時間,終于來到了豐收鎮外圍。
其實鄭秋不能算騎馬,因為蛟馬個頭太大,他只是坐在馬背的木臺子上而已。
這幾鄭秋也沒閑著,挖出那顆堅硬無比的大樹后,一直盤算如何利用。
最終他打定主意,用草木真訣折下一根兩指寬的樹枝,通過水磨工夫,一點一點將樹枝加工出形狀。
最后,樹枝變成了一柄木劍。
劍長兩尺四寸,劍身只有一指半寬,厚度接近半指。
是一柄又輕又窄的單手細劍。
按照大荒孤城商鋪老板們的法,這種劍的樣式,被稱為繞指細劍,也叫做繞指柔,一般為女性修煉者所用。
攻擊之時,由于劈砍力度較弱,多使用刺擊和挑點的手法。
其實鄭秋想弄把木質大砍刀,他不會劍法,也沒啥使用兵器的招式,砍刀這種不需要技巧的兵器最為適合。
但這顆樹實在堅硬得過分,鄭秋弄不下粗樹枝,自然也做不出砍刀。
把細木劍往臺子上敲了敲,鄭秋招出一根藤條,將其栓在腰帶上。
隨著大笨馬登上山坡的頂端,一片寬廣的平原,出現在鄭秋的視野內。
望著那豐茂的農田,不需要任何人介紹,他心里就已冒出三個字的地名,豐收鎮。
感謝喬巴爺們贈送的月票o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