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非常漫長的等待,遠比他們當初想的還要漫長。
第一年,方舟初建成,獨立于時空之外,眾人邊等待邊修煉。
第二年,部分人認為就這么等待不可取,要主動尋找線索,于是出去了一部分人。
這部分人出去之后,巧合在一個特異型神級副本遇到了瑟亞綸與伊蓮娜,那對姐弟。
他們兩人一向是極惡之運,當別人在參與神戰時,他們卷進了更殘酷的特殊游戲空間,九死一生,試煉不斷,無數次游離生死邊緣。
初見的時候,他們奇跡般地跟對面的人產生了一種難以言喻的親近感。
幾次交手,亞綸從對方的話里了解到他們是從白色空間出來的人,而且目的只為尋找主神。
與美麗地獄的那位所說的話完全一致了。
他們在尋找自己也在尋找的存在。
但是,美麗地獄時,那位的原話卻是“告訴他們不用找了。”
面對眼前這些人的迫切和執著,亞綸考慮了很久才決定如實相告,轉達了原話。
他原以為,這些人聽到之后,會選擇放棄,斷絕念想,但是他們卻沒有,反而說這是試煉的一環,那位還在,不曾離去。
亞綸對他們表現出來的樂觀感到驚奇,于是追問他們為什么會這么想。
“回頭一想,我們只有獲得沒有失去,得到了太多好處。”
“我也說不清,無論是生前還是死后到無限世界,我好像都沒有真正過得舒坦過,但是在白色空間里,我第一次活得舒坦了,嗯或許也不是活著哈哈,我自己也搞不懂。”
他們的原因居然各人不同,有人甚至都說不出來具體為什么,還有人甚至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
“你這么問我才發現我原來進入了這種狀態,以前我從來不信那些存在,但是進到那個空間后,我就突然產生了那種心理。”有人反思起來,不由得覺得那是一段光怪陸離的時間。
你不僅死了,還進入另一個空間,成為了一位至高神靈的棋子,被無情地使用,飽受傷痛,然而這個過程中,你卻完全沒有這個自覺,只覺得自己無比的榮幸,享受著世間最絕對的幸福。
這絕不是什么斯德哥爾摩情節,但越是從頭盤起就越是發現其中的非理性、瘋狂。
把“自己”交給超凡存在,竟然會是這樣一種體驗。
“神佛都不是人能看見的東西,人不信才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如果有人克服心中的質疑,跨越投機心理,毫無證據地相信祂們的存在,始終堅守正信的話,我們應該怎么形容這種心理”
建立在空想之上的信念嗎,不,一定不是。
聽到他們的各種說法,亞綸和伊蓮娜都感到了驚訝,迫不及待地想從他們口中知道更多。
而他們也在了解到亞綸和伊蓮娜與那位的相遇之后,對兩人非常信任,邀請他們進來方舟。
“我們有很多敵人,他們否定那位的存在、覬覦那位的權能、妄圖篡奪那位的神座。”
“統統該死”
“所以,我們很需要你們的力量。”
森羅代表教會對兩人發起了邀請。
“這是我們的榮幸。”伊蓮娜當場就接受了。
僅是兩次相見,其間幾乎沒有多少接觸,更沒有多少交流,但那個超凡形象卻深深地植根在他們兩人心中,無法遺忘,成了他們為之奮斗的目標。
教歷第三年,他們作為隱秘側的力量,消滅了無數明面上宣稱與那位為敵的存在。
教歷第十年,尋找無果,他們沉寂了,選擇暫時在方舟沉淀修為。
教歷第五十年,過于漫長的等待讓他們或多或少地產生了動搖。
“那位是不是已經忘了我們。”
“也許那位之前的游戲只是一時興起,過去了就過去了,我們于那位而言無足輕重,事實上,我們好像也沒有為那位帶來什么。”
“那位永恒存在,我們最多不過是時間長河上的一抹浪花吧。”
教歷第一百年,經歷多次動搖,他們選擇化整為零,各自修煉,強化個人的信仰。與此同時,無限系統逐漸將他們視為虛界最大威脅,認為他們極有可能破壞虛界秩序。
教歷第五百四十三年,倒十字教會的教皇維吉爾,也即深淵魔神強欲質疑了他們的信徒身份,試圖挑戰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