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同樣的一幕也在佛門上演,只不過此次佛門出動的人手沒有道門這般強大,只有兩位老僧與兩位中年光頭盤膝而坐于一高船甲板。
而周圍只有三個小和尚戰戰兢兢侍奉,三人看向其中一位老僧的目光有尊敬、崇拜、也有恐懼。
兩位老僧看起來低眉順眼,慈眉善目,一臉和善,可配上兩位的身份就不會有這種感覺了。
其中一位手拿戒刀,身穿粗布麻衣,滿頭長發披散,額頭帶有發箍,眼中時不時有兇光閃過,與其臉上表情格格不入。
此人法號七戒大師,乃是佛門伏魔堂首座,一生致力于降妖伏魔,殺伐無數,也是如今佛門第一殺神,佛門對外最鋒利的刀。
七戒乃是戒七情,貪噌癡恨愛惡欲,也是七戒大師對自己的戒律。
其師傅當年對他說過,七戒性格殘酷暴虐,需得保持七戒才可入空門悟通佛法,得見佛祖。
七戒對于見佛祖什么的并不在乎,只不過當初他因為性格被強敵追殺,還是通緝犯,只有號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佛門能收留他,走投無路之下只有遁入空門。
只不過其性格如此,就算是遁入空門也多有事端,惹得所在寺廟眾人排擠,在敵人來尋仇之時,廟小無大佛不愿惹禍上身,因此打算默許對方偷偷帶走七戒。
卻被其師傅所知,在仇家尋上門之時自愿獨自前去化解因果,卻被對方打的重傷瀕死。
臨終前對七戒教誨一番終于讓七戒悔悟,定心于戒律堂思過崖閉關苦修四十年,一身修為增長恐怖,最后終成宗師。
后來被佛門上代伏魔首座看重,一步一步在伏魔堂崛起,十年前在上代首座退隱之后如愿成為伏魔堂首座,十年來不知多少作惡多端之人被其所伏,乃是名副其實的佛門當代第一殺神。
可這種性格卻也得罪了幾乎整個密宗佛門。
另一位老者相比七戒身份絲毫不遜色。
這位慈眉善目端坐的老者乃是密宗戒律堂首座慧云大師,其一生嫉惡如仇,性格剛正不阿。
前半生因為性格而碌碌無為,四處受人排擠,卻偶然被戒律堂高層選中,后慢慢得到培養重用。
及至前首座走火入魔而死后眾望所歸成了首座。
上位之后這么多年都在行使賞善罰惡之權利,也養成了鐵面無私的性格。
無數空門之人見他望風而逃,就是其他諸多首座也相看兩厭。
其間倒是與七戒相惜又相殺,兩人關系亦如敵如友間,讓得密宗高層頭疼不已。
一個滾刀肉就讓人頭疼不已了,兩個滾刀肉混一塊讓人看一眼就仿佛吃了蒼蠅一樣,忍不住踹一腳。
此刻,
“難怪那些老王八一個都不愿意來,搞了半天就我們倆腦袋轉彎慢的沒看透這些事。”七戒聽了下面的話后暴跳如雷,手中戒刀幾次抬起又放下,“他們這是想讓我們死,這是借刀殺人。”
“阿彌陀佛,七戒大可不必大動肝火,對方既然如此安排,想來是有什么我們所不知道的后手,不礙事的。”慧云大師眉毛皺了皺,顯然心情不如他所說的那般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