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大夫,快,救救我們隊長。”
“大夫在哪,譚將軍被炸暈了。”
“大夫大夫。”
文海抹了把臉上的汗,顧不得手上沾到的血,連忙起身,朝著外面跑去“將軍在哪”
現在整個宛城經過一個時辰會爆炸的武器攻擊,幾乎毀掉了半個城,若非城門先前特意加固過,又防守及時,也早倒塌了。
可要是在無法破解他們的武器,被攻破是遲早的事。
文海走過受傷慘重,在不救治就會死的將士身邊,悲傷又決絕,他要去救宛城守將譚玉,這種時候,最需要的就是領軍,他絕不能倒下,不然軍隊就要亂了。
也不知道是對方沒有力氣,還是知道他的目的,明明看著自己過去,卻愣是沒有發出聲音。
文海蓬勃的神力捕捉到,對方眼中是期待的光,是在期待這場亂世結束,還是期待他能回去救他,亦或者是期待他能救活他們的將軍呢
他不得而知,他也不敢耽擱,不知道譚將軍的具體情況,怕晚了,就來不及了,找到那個叫大夫的士兵,語速極快“將軍在哪,快帶我去。”
“在這邊這邊。”
文海跟著士兵來到一個角落,就見宛城守將譚玉將軍,失去了一只手,整個人氣息也十分微弱。
文海立刻取出銀針,用銀針偽裝,把神力灌輸進去,強行拉回譚將軍的命。
幾息之后,譚將軍醒了過來,見到面前的人,瞳孔一縮“國”
“譚將軍,老朽現在只是一名醫者,這宛城,還要靠譚將軍。”文海立刻出聲打斷對方的稱呼,他的神力早就沒有了,現在也是借助秘法,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根本撐不了多久。
譚玉點頭,掙扎著坐起來,“文大夫。”
“譚將軍你已經沒事,我先走了。”文海拔下銀針,不做停留,迅速返回,第一時間便是去找那位眼中有光的將士。
可印入眼里的,是已經空出來的位置。
他知道,那代表,先前在那里的人,死了。
被專門清理救治不及時死去的人,抬走了。
文海只匆匆看了眼,便繼續去救人。
遠處炸裂的聲音,還在不斷傳來,不知何時就會出現在這邊。
譚玉也第一時間離開后方,帶著被救治好的將士,再次奔赴到了城門口,看著躺了半城墻高的人,眼含熱淚。
宛城城墻一直沒有被砸進來的東西震破,不是城墻牢固,是他們擁有一座永不屈服的城墻。
一座,由宛城將士百姓身軀填補的不屈之墻。
“將軍,西邊城墻出現了裂縫,恐怕撐不住了。”在到處游走,謹防敵人攻進來的副官,見到譚玉出現,連忙上前報告,臉上是干枯的血跡,看著尤為駭人。
譚玉神色一凜,“讓城中還活著的百姓,全部出動,把炸毀的石塊木頭,搬到出現裂縫的城墻下,剩下的戰士,跟著我,拿上,我們上城墻,射殺所有操縱武器的人,明白嗎”
“明白”在場的數十位渾身都占滿了血跡,身負傷的將士,大聲應道。
他們明白安排,也明白,會死亡,更明白,哪怕是死,他們也要守住宛城。
跟宜城直通京都的重要不同。
宛城距離京都很遠,腿腳慢要行一個月,快也要半個月。
但宛城卻是大秦最不能丟的一座城池。
它是大秦的糧倉。
也被稱之為,大秦的命脈。
因為這里地理位置正好處于整個大陸的中心,南北往來都要經過,所以宛城是除了京都外,最繁華的城池,甚至很多時候比京都還要繁華。
文化多元,風土人情豐富。
曾還有大臣提議把都城遷移到這。
若說宜城丟了,京都危險,國可能會被攻占,卻還有退守的地方,只要宛城在,就有東山再起的可能。
但宛城若是丟了,那真的是復國艱難。
即便現在宛城情況已危矣,可不到最后一刻,決不放棄。
譚玉帶著人,剛登上城墻,一聲聲像是炸在他們心里的聲音,消失了。
“將軍,你快看,敵人撤走了。”副官激動的道,眼里全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