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前周七返回淮陰廟,派發烏鴉力士四處盯梢后,他則前往青龍寨,為社神李興春開辟神域。
神域依照品級有高低之分,但同級神域也有大小差別,如淮陰廟神域最近就因靈巖寺神域破滅,自身汲取范圍擴大,神域有明顯增長。
等在靈巖寺原址上重開神域后,淮陰廟神域擴張多少,就得吐出來多少。
青龍寨中已搭好一座簡陋的社神廟宇,其中供奉一座粗糙石雕神像,神像前供桌上擺列神位,就一塊兒尺長槐木牌位上寫著‘皇天敕封獲鹿從九品上青龍社神李公興春之位’。
周七也不言語,只是隨手一指,青龍寨范圍內的地氣受控聚攏凝成一道靈脈匯入社神廟宇,頓時就被點燃,化出約四百余畝的一片白地,滿是荒蕪一毛不生。
周七側頭去看淮陰廟的兵曹從事:“青龍社配兩什玄甲兵,凡越境陰魂,或境內孤魂野鬼悉數逮捕送入淮陰廟中聽候處置。”
兵曹從事應下,當場分割軍冊,將兩什二十四名玄甲天兵分配到青龍社神名下。
考慮到社神被剝奪本社靈力調控權力,無法自行揮霍靈力入夢,與陽世之人交流。
于是每座社神麾下又配備一名烏鴉力士作為溝通陰陽,往來通報訊息的信使;白日里,這些烏鴉力士也能協助本社從事傳遞訊息,提升行政效率。
村社社神一律從九品,從九品上配備兩什玄甲兵,從九品下的社神只配備一什十二名玄甲兵。
從九品村社神之上,是正九品巡檢司,目前只有一個南山巡檢司兼淮陰侯的高志靜。
這一切周七早有規劃,陸續開辟另十八座村社神域后,率縮水一半的隊伍停留在青龍山西北十二三里處,這里有一座鄉鎮,還有有城池配置的鄉鎮,威鎮,也可以叫威城鎮、威州鎮。
“果然是魚米之鄉。”
見群山之中這一片開闊平地,附近山勢也都平緩,處處都是泉眼溪流,周七不由感慨一聲,對身邊孫元儉說:“傳令北山諸社神,務必嚴查四境,不可使普照寺鬼神與外界交流。”
威城已成孤舟,四周村寨已落入自己手中,陰世能封鎖,陽世自然也能封鎖!
返回淮陰廟,周七又提筆書寫、頒布早有腹稿的《戶律》、《役律》、《祿律》這三律,三律先頒發施行于鬼神,再由社神向本社三名從事宣傳,經過從事向陽世信眾擴散。
戶律內容簡單,不過是依照秦漢戶籍相關律例制定的分戶法,又隱藏著部分繼承法、婚姻法。
按照戶律,一戶只能有兩個成丁,一個父親最多只能保留一個成年的兒子在家同住,其他成年兒子必須分出去另立一戶。
問題來了,如果把老大留下,老二成年后另立一戶,那老大不幸早亡,家產第一繼承人是誰?
在這個戶律下,老大有兒子,就是這個兒子的,老大若絕嗣,如果有老三,那就是老三的。
若是整戶絕嗣,優先從老二家里選一個孩子來過繼,而不是由老二直接回家繼承。如果老二分出去后遲遲未婚,按著這套戶律,那么本社三位從事就會鼓勵、規勸老二來個兄終弟及。
這種行為在山村偏遠地方依舊流行,山民本就實在,不講究那么多虛的。
只有吃飽喝足不缺女人的人才會嚷嚷禮儀教化,不去考慮當事人的實際需求。
戰爭年代下,如何讓殘破家庭重組,提升人口生育力是地方官的主要政務之一。
戰爭不遠了,得從體制、律令上著手,早作準備,積極擴大人口儲備。
役律就更簡單了,直接罷免一切信眾的錢糧稅收,只征發丁壯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