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山鄉,禪林寺改成了海山鄉社。
原本太平河南岸禪林寺分寺也就降了一格,改成了海山村社。
村社是村社,鄉社是鄉社,分管不同各行其是。
村社后院里周八郎周良弼頭扎黑巾刺繡白字,正習練三十六式太極拳,他氣息綿長仿佛自幼習武的資質。
此處村社從祭是一位金闕宮收編來的年青道士魏知章,此刻頭戴混元硬巾在一側旁觀,壓抑著目中熱切,心中波瀾起伏久久難平。
這周良弼習武不過兩月時間,卻仿佛將門子弟一樣自幼習武一樣的素質。
他自然清楚這一切的原因,不求能從白龍子那里分潤第一手靈力,能從近親那里分潤第二手靈力也是不錯了。
一趟拳打完,周良弼臉蛋紅撲撲,目中期望望著此處從祭魏知章。
魏知章出身縣東大族魏家,家里有一個舉人三名秀才,是僅次于曹家、崔家、孫家的大族。
魏知章刻板面容,糾正周良弼一些招式銜接時的動作,他能做的也只有這么多。
周良弼絕不是什么習武奇才,只是在靈力增益狀態下習武動作能自行糾正,讓招式更適合自己身體素質。習武鍛煉效果更是遠勝常人,這招式、習武效果根本就不是魏知章能比擬的,更不是尋常少年能比的。
也就周良弼年紀小心性輕浮不定,在招式銜接方面或急進,或遲疑生硬。
魏知章傾盡所知認真講解,周良弼心中暖暖,牢牢把魏知章的話銘記在心里。
突然烏鴉力士撲扇翅膀飛來,魏知章當即去主廳,周良弼也是小步跟上。
“諸天已死皇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魏知章取出短信輕聲誦讀,面容沉肅瞳孔微微放大……這一日未免來的太早。
這鼎鼎大名的黃巾軍口號自然是魏知章熟悉,不過改了其中兩個字,卻很是應景。
想不明白,好端端的怎么會發生這種事兒?
海山鄉社里,曹秀才轉發最后一封短信,目送這只烏鴉力士騰空向南飛去。
他目光純粹無惱無憎,顯得深邃。
獲鹿縣城南邊的橫山翠屏鄉社,白秀才謄抄、給名下十三座村社轉發短信后,就拿出一卷手抄版本的《幾何原本》翻看起來,心思卻明顯不在內容上,他不時沉眉。
這部《幾何原本》是一名叫孫元化的舉人拿來的,與《混元真經》中的《幾何篇》頗為類同。
孫元化師承徐光啟,去年剛在北京加入西夷景教同根源的拜上帝教。受徐光啟牽連,孫元化心灰意冷就離開北京,返鄉路上在友人家里見了一部簡陋的《混元真經》,見里面有幾何、力、光、聲等篇章內容十分新奇,就轉道來混元教地界廝混。
如他這樣擅長學術的士人大多聞訊而來,一來二去就與混元教的主祭、從祭們混熟了。
孫元化論西學、火器學問,在皇明那邊是先進的;可在混元教這里,孫元化反倒顯得平常了一些,不怎么出奇。
他能干的事情,混元教里有一大幫人可以干,還能源源不絕培養出更多的同類型人才。
孫元化不能干的事情,混元教里的人能干,而且還沒有復雜的關系,更容易服從,更努力工作。
別說孫元化,就是徐光啟來了,周七也不會另眼相看。
不斷擴編的《混元真經》就是混元教的根本圣典,除了前期的骨干水一點,后面信眾想要提升位格,除了立功、熬資歷外,就剩下攻讀《混元真經》。
儒家有四書五經為科考正經,混元教也自成體系,一部《混元真經》做考核用的經典,自能吸引信眾努力攻讀,自學成才。
“罷了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