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搶到這個職位,就能主導明年的京察大計,幾乎上上下下官員都會從手里過一遍,到底是該老弱、昏聵病退,還是升官、留任,都在這六年一次的京察大計中。
升官不重要,重要的是保住現有的東林絕對優勢。
只要逃過一劫,沒有在京察大計中遭受為難、攻擊的官員,理論上都會欠主導者一次人情。
這么大的人情,該是何等龐大的能量?
對高攀龍來說按履歷來看,左右就魏大中、阮大鋮合適,**星支持私交更好的魏大中也是很正常的;右都御史左光斗支持老鄉阮大鋮也是沒毛病的,反正是一種幸福的煩惱。
東林內部鬧糾紛,薊遼督師孫承宗又在皇城中參贊戎機,理論上來說,孫承宗這位兵部尚書、內閣大學士召回朝中后,加銜的兵部尚書,又或者本職薊遼督師都已接近失效。
管不到薊遼戰區的具體事務,孫承宗確是被架空了。
李邦華、胡繼升這兩個東林出身的巡撫相繼陣亡病死軍中,趙彥、劉策、郭尚友這三位親近東林的巡撫重臣先后敗亡,何應瑞這個山東東林背景的兵備正使為活命竟然謀殺天津總兵王學書,搶了一營新軍裹著真定駐軍跑到山西,弄的山東東林崩散、名存實亡,從東林內部派系中被除名。
因而,若睜大眼睛看一看,就會發現北直隸周圍的督撫領兵重臣,現存的幾乎都與東林沒關系。
這很難得,因為任官原則,在南方任職的多是北方人,在北方任職的多是南方人。
南方是東林的大本營,南方籍貫的官員或多或少與東林有關。
現在東林一系,或與東林親近的督撫、巡按、兵備多敗死軍中,這多多少少讓天啟有些唏噓。
再對比一下繼任保定巡撫的張鳳翔,再看看慷慨戰死城頭的李邦華,弄的天啟在遷移南京的一事上更為堅定、熱切。
南方雖有東林黨,有許多抵觸皇室南遷的勛貴、士紳,可南方普遍教育興盛,忠君報國風氣要比北方濃烈一些……應該會濃烈一些。
反正事到如今,總不能讓自己和桂王持神兵親征天津,更不可能把神兵借給臣子使用……太阿倒持,大抵如是。
不能親征天津,那天津運河勢必會掐斷。
隨著河陽戰場發生的事情向四周駐軍傳播,各地守軍戰意都會瓦解,尤其是面對不殺俘虜,不凌虐陣亡者尸首,戰后還擯棄仇恨愿意給官軍傷員治愈傷勢的混元教賊軍時,各地守軍估計也就裝模作樣的放炮打槍,然后就丟盔棄甲,或爭相投降。
至于運河被截斷,明年要餓肚子之類的……士兵軍將考慮不了這么遠,就算有英睿將士,也會裝糊涂。
局勢明擺著,這年頭委屈誰也不能委屈軍隊。
既然如此,還怕缺糧?
隨著河陽戰場發生的事情向四周駐軍傳播,各地守軍戰意都會瓦解,尤其是面對不殺俘虜,不凌虐陣亡者尸首,戰后還擯棄仇恨愿意給官軍傷員治愈傷勢的混元教賊軍時,各地守軍估計也就裝模作樣的放炮打槍,然后就丟盔棄甲,或爭相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