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有駁殼槍雖然很拉風可是殺不了敵有個屁用
再說,再拉風他能有保命重要
戰士們對駁殼不感冒的另外一個原因,駁殼的子彈很難搞。
也難怪,小鬼子明明繳獲不少的駁殼槍,卻從不給鬼子士兵配備
不知不覺間,新老戰士開始將自身裝備向鬼子甚至友軍靠齊。
每次經歷的戰斗過程不
同,造成戰士們對戰斗的理解并不一樣。
“在戰場上哈,少一分累贅,多一分靈活,逃命的時候那就多了一分機會”隊伍中間,躺在擔架上的萬把細,正給他抬擔架的戰士傳授經驗。
他身上受的都是皮外傷,關鍵是,他腳扭了
給他抬擔架的一位是田三七連的新兵,坐在萬把細腦袋邊,根本不服氣“那為什么我們排連長老是強調要練拼刺刀”
“子彈夠用的時候,跟敵人拼刺刀純粹是腦子進了水。”萬把細不知九營底細,在擔架上晃了晃腦袋白了頭頂的腦袋一眼。
“我覺得你說的不對,要是在村里院子中或者城里小巷子,地形復雜,刺刀跟駁殼槍都比步槍好使。”
“好吧,戰場上形勢千變萬化,萬一子彈打光,或者長官不顧當兵的死活,強行下令堅守,這時候還是能派上那么一點點用場。”
“我們營長才不會不顧我們死活”
“行行行那你先告訴我,你啥時候在城里打過”
“嘿嘿,我倒真沒在城里打過,我就這么一說,那跟村里打巷戰差不多吧”戰士好奇的問。
“什么差不多,在城里房屋密集,首先要搞判斷,那些地方是戰略要地算了,你個鄉巴佬,懶得跟你說。”
“不說就不說,我還懶得聽哩”戰士說話間口水濺了萬把細一臉。
“你就說說嘛”后邊跟著抬擔架另外一位排長,最早跟著胡義打過縣城
一幫老兵圍坐在胡義身前,自成一堆,談論的話題又不同。
隊伍大了,自然分成三六九等,官兵平等呃,我錯了。
“哎
友軍他們的那個大八粒步槍是真的好,不用拉栓,要是我也能有一支,明天老子就端了梅縣縣城”
“哎呀,端縣城有什么意思,我要是有那槍,老子直接去打掉鬼子安縣飛機場”
“看把你得瑟的,你倆蠢貨是沒見過鬼子的大炮”
旁邊送水過來的倆新兵偷聽老兵談話,有些好奇的問同伴“咱們伏擊小鬼子的時候不是搞到倆么,李響連背著那個大家伙背著走路都要三個人,難道還不夠大”
旁邊那位深以為然嘀咕“我看吶,咱們不敢對鬼子機場下手,我估計,守飛機槍的鬼子肯定全扛的是大炮。”
這話傳到旁邊坐地包袱上的胡義耳中,差點被水咽倒。
自己是造了什么孽,帶出這么一幫白癡
看來,真得加強戰士們文化學習,得讓手下這些二百五們,對敵人武器裝備有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