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靜秋找到杜美芬家時,有些愣神,這里是鳳安河洪澇時的安置房,材料簡單,后來大部分人都搬回去了。
雖然是棚戶區,房子蓋得潦草,但怎么說也能遮風避雨,當時還引起了各單位的爭搶,后來歸了民生辦管,分配給了單位沒分到房又急缺房的人家,每個單位也就能分到十來套。
蘭靜秋家當時也搶來著,可惜她家沒找人搶不過,蘭奶奶還抱怨人家不考慮她家是因為全是孫女,說人家肯定考慮男娃多的,結婚要房子。
直到后來老大嫁了,蘭奶奶還沒忘了這事,說當初要有洛家這樣的親家,不用搶也能分到房。
后來這邊有的人自已單位分了房,肯定搬到單位的家屬院去,這邊的房子早沒人管了,也沒人往回收,他們就占為已有,往外出租,或是賣出去。
改革開放后,鳳安城來了不少做生意的打工的,很多都租住在這里,人多了就容易亂,蘭靜秋聽老陶說過,這里是東城區第二個需要重點巡邏的地方,各單位的家屬院都是熟人,老城那邊也街坊鄰居的住著,小偷小摸不算多,只這邊人太雜太亂,各種事端頻出。
這邊衛生也沒人打掃,地上都是臟水,不知道是哪里的水管子裂開了,還能聽到潺潺地流水聲,蘭靜秋靠邊走著,還得小心頭上晾曬的衣服不小心滴下來的水。
她覺得她家住的筒子樓已經夠亂了,跟這里一比較也還好。
杜美芬家的房子只有兩間,雖然是一起蓋的房子,但因為維修原因,看起來好像是這里最破的。外間的門半開著,蘭靜秋沒出聲,直接推門進去,然后剛走兩步還沒適應光線就差點被頭上吊著的籃子砸到頭。
她條件反射地摸向腰間的匕首,就聽一個老太太的聲音在里屋說“是小芬回來了”
蘭靜秋趕緊說“我是小芬的朋友,找她有事,她在嗎”
她一邊說著一邊抬頭看了眼,才明白那是放干糧的籃子,吊起來應該是怕老鼠吃。
一個駝背老太太從里間出來,一看她身上的警服就緊張起來“同志,小芬又偷什么了”
蘭靜秋愣住了,原來杜美芬還是個慣偷嗎
“奶奶,我就是來問問,她今天沒回來過嗎”
“她有時候不在家住,說是朋友家有地方。”這老太太見沒說她家小芬偷東西,就松了口氣,到桌邊要給蘭靜秋倒水喝。
蘭靜秋聽到里屋傳來的咳嗽聲,忙說“奶奶,您別忙了,我就是來問問,她常去哪兒要好的朋友都是誰,您能跟我說說嗎”
“這孩子自從大了再沒跟我們說過她的事,工作也不好好干,一天天不知道在忙什么,同志,我剛才是糊涂了才問她是不是偷東西了,我們小芬是個好姑娘,從來不拿人家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