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已經來到四月,山里的許多草藥都長了出來。
她每天都進山,有小動物時就打打獵,遇見草藥就采草藥,但都不像之前那樣輕而易舉的就捕到大型獵物。
幾個月下來遇到的基本都是一些野鳥,山雞之類的。草藥也是價格很低幾斤才能賣幾文錢那種。
掙不到錢的危機感讓程松兒更加勤快的干活。
她裝著從山里挖出來的幾斤土茯苓,白芨、忍冬這些東西進了城打算去賣。
這是程松兒在年后的第一次進城,比起年前,她很快發現了不一樣。
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城門跟下的乞丐明顯比以前多了。
其次城里多了很多無所事事的人,俗稱二流子,他們游蕩在各個店鋪目前,時不時找點矛盾,鬧點不愉快。
街上的無業游民越多,就說明城內的不穩定因素越多。
但這些人原本不應該在短時間內一起冒出來,追根溯源就是因為她們原本的生計混不到飯吃,所以被迫走上這條路。
有體力的還能做街頭混子,年紀大還沒力氣的人就只有淪為乞丐一條路。
她又去了熟悉的米行看糧食價格,果不其然,過了一個年,價格又翻了幾番,一個女人一天干苦力掙的錢,還不夠買一小袋糙米的。
一路下來,程松兒心中越來越沉,也更加慶幸自己當初把絕大部分的錢都拿去買糧食了。
她來到藥鋪前,將自己這幾個月來的收獲全部倒了出來“大夫,你看看這些值多少錢。”
大夫瞧了瞧,直接說道“你這些都是普通藥材,給你600文吧。”
600文,她辛辛苦苦挖了幾個月的土就600文。
掙錢好難。
她想倔強一下“大夫我的藥材雖然普通,但是數量多呀、而且你看看品相也好,完整沒有破損,就連根莖也都保留著,再多給點吧。”
“650文,不能再多了。”老大夫說道“650文夠你買好幾斤小米的了,你不知道現在城里來了多少流民,鬧了多少事,好多人連飯都吃不起。”
程松兒連忙打聽“大夫你不說我都沒注意到,城里的突然多了這么多人是哪來的啊”
“南邊來的,聽說南邊那邊正在鬧旱災,剛種下的糧食沒有水全都渴死了,好不容易種活的一批結果又碰上了蝗災,吃的半點不剩,這些人沒了希望只能往北邊跑了。”老大夫感嘆“今年頭是真難吶,這幾天來的流民比以前更多了,估計以后還有更多人來。”
“流民一多可容易鬧事,大夫你晚上可睡得輕點。”程松兒說了句關心的話。
老大夫一小,她的兩個女兒都在京城,身邊只有一個老伴兒,突然聽到陌生人的關懷覺得心中一暖。
“放心吧,不過這些流民前陣子鬧了一件大事,聚眾哄搶米行的米。”
“已經這么嚴重了”
“是啊,官差逮了一批為首作亂的人斬首,那些流民這才消停了一陣子,但估計壓不久了,你要是有錢就多買點糧食存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