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兄,當今江湖,能傷上官的能有幾人所以不必擔心,不過,還是勞煩厲兄徹查此事,看看到底是誰所為。”
“這個自然,只是上官兄有何發現以及具體情況能否詳細地描述一下”厲無害朝上官杰望去。
飛云澗,聽名字就知道險峻無比,位于大名府西南方向大約三十里處,兩山之間橫跨一座木橋,木橋之下,亂云飛渡,因而得名飛云澗。
一般能過此橋之人,不是武林人士,就是當地常年出沒的獵戶,至于其他普通老百姓,沒有功夫護身,斷斷是不敢從飛云澗的木橋上通行的。但是如果從此橋通過,那么前往大名府,或去西南方向別的地方,路程是大大縮短,所以,上官杰選擇了飛云澗。
其實,紫衣人早就知道上官杰肯定會走飛云澗這條路,當上官杰接到尉遲小令的傳信,從六扇門出來,跟蹤觀察上官杰幾日的路線,便判斷出上官杰一定是前往大名府和尉遲小令匯合,因為,另一路消息來報,尉遲小令已經到了大名府。一般出現大案要案,尉遲小令的身邊必定會有上官杰,而有上官杰的地方,尉遲小令一定也不會遠。
紫衣人選擇在飛云澗阻擊上官杰,也知道結果未必如愿,但是如果能夠傷到上官杰便是出色完成任務,即使未傷到上官杰,能夠遲緩上官杰與尉遲小令見面的時間,也是比較好的結果。
因為他們知道上官杰的功夫。
圣手書生上官杰,一支判官筆,出神入化,判紛紛江湖多少春秋往事。
不為名利,只為仗義江湖仰天長嘯,快哉,快哉。
正如紫衣人自己所料,派出的六名高手聯合阻擊上官杰與飛云澗,絕不會起到意外地效果,但令紫衣人出乎所料的是,連最低的目標都沒有實現,六名高手竟然不能遲緩半點上官杰的行程,因為,就在同一時間,六名高手的喉嚨都被判官筆刺破,金屬撕裂肌肉的聲音傳到耳邊的時候,六人便沒有了聽覺。
死人是沒有聽覺的。
得知上官杰上了孟嘗居,紫衣人便知道,這次阻擊行動失敗。
厲無害的工作效率是高效的,上官杰的表述剛剛結束,該派出去的人已經分三隊派了出去。連一向以辦事利落著稱地尉遲小令也不得不佩服厲無害的確管理有方。難怪大名府地界能夠有如此安穩地繁榮景象。
一次阻擊,不能制敵于死地,那便是將自己曝光于天下,紫衣人在安排此次阻擊的時候,便對此有了心理準備,即使現在他們的秘密被人察覺,但如果能夠達到遲滯上官杰與尉遲小令的匯合時間,便是值得的,孰輕孰重,紫衣人還是明白的。但此刻,不僅沒有達到遲滯上官杰的目的,并且自已及組織身份有可能暴露,想到這兒,紫衣人長嘆一聲。
紫衣人知道此刻,上官杰和尉遲小令應該已經猜到阻擊的人是誰了。
的確,和上官杰交過手的人,上官杰是不可能不知道他們來路的,江湖對于上官杰來說就是一本刻在腦海里的書,別人知道的,上官杰知道,別人不知道的,上官杰也知道。要不圣手書生這個名號豈不徒有虛名。就連皇上專設跟蹤江湖各種動向的的御機房,有時遇到不太明白之事,御機房總管柳夢殘總是派人前往六扇門去向上官杰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