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夫敲更的聲音獨自在深夜里悠長的回旋,一切喧囂都歸于沉寂。
夜安靜地覆蓋在星空之下,大多的人們都在夢里做著各自屬于自己的所想。
夜,讓人多了一份非分之想。
尉遲小令察看了一下地形,來到鎮北王府的右側,因為臨街這邊是一條窄窄的小巷,白天人流都不多,何況晚上,更是沒有人影出沒。
鎮北王府的圍墻大約有一丈多高,整個墻面光滑如鏡,尉遲小令尋到一個適合的角落,用黑色的圍巾遮住面龐,只露出兩只眼睛,然后一提身形,就像一只貍貓一樣竄上墻頭,一翻身,飄然落下,就像一片樹葉落下,悄無聲息。
尉遲小令進到鎮北王府,鎮北王府果然氣勢恢宏,樓臺亭閣,假山溪流,真是應有盡有。
尉遲小令連續躲過幾批王府巡夜的隊伍,來到一處寬敞所在,尉遲小令感覺所處之地應該是一個花園模樣的地方,只是夜色太深,只能借著天空的星光,看個模糊的輪廓。
在花園東北方向的不遠處,有一排房間,其中一間竟然還在亮著燭光。尉遲小令出于好奇,便朝著亮光的房間走去。等到尉遲小令來到房間門前,就聞到一縷檀香從屋內傳出,尉遲小令隱藏身形,用右手食指沾些口水,輕輕捅破門上窗格的薄紙,窗格上便出現一個小洞,尉遲小令借著這個小洞向屋內觀瞧。
屋內擺設非常簡樸,只有一張圓桌,幾張方凳,一張掛著普通紗帳的床擺在屋子的左邊角,在屋子的正中有一個案臺,上面供著一尊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觀音菩薩的前面有一座香爐,里面依舊香煙裊裊。門口尉遲小令聞到的檀香香味應該就是從這個香爐上飄出來的。
在案臺的右側地上有一人端坐在蒲團之上,尉遲小令只能看到此人的背影,但從背影判斷應該是為一位老婦人,因為在燭光的映照下,此人滿頭銀發,尉遲小令估計此人年齡應該不小。
這位老婦人到底是誰,已至深夜,還在獨自一人參佛念經,尉遲小令雖然覺得十分奇怪,非常想弄個明白,但是想到自己還有要事在身,也就不愿在此耽擱,尉遲小令正準備離開,屋里卻傳出有人說話的聲音,聲音不大,非常溫和,但卻有一種讓人不得不聽從的威儀。
“既然來了,何必要走。”
尉遲小令巡視一下四周,發現空無一人,頓時知道屋里之人是在和自己說話。不由得心里一陣緊張,屋內之人怎會知道自己就在屋外,尉遲小令知道自己的身形和腳步都非常之輕,能夠覺察自己的人,絕對是高手中的高手。鎮北王府果然與眾不同,藏龍臥虎,剛一進府就遇到高人,尉遲小令也是不敢大意。
既然屋內之人已經開口,自己便不好推脫,在加上本來自己就對屋內之人頗感興趣,不如進屋一探究竟,想到這里,尉遲小令便也不再猶豫,輕輕推門,門并沒有從里面插上,呲溜一聲,門被推開,尉遲小令走近屋內,考慮到夜深寒氣侵襲,自當將門掩上,可是轉念一想,此時已是深夜,自己和一位婦人在同一室內,也是不太方便,應該不便關門。
尉遲小令正在躊躇之間,不知如何是好,端坐在蒲團上的老婦人有開口說道“將門掩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