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們沉默了一會,但很快便有人說道“如果我等真的如尉遲大人所言,將性命丟在這里,那不是活膩歪又是什么。”
“之前我等跟隨小王爺和鎮北王出生入死,那可是心甘情愿,也算是死得其所,畢竟是保衛疆土,但是這次和尉遲大人前來東西梁山,卻和以往有著絕對不一樣。”有士兵說道。
“什么不一樣不妨說出來聽聽”有士兵問道。
“這次若真是與尉遲大人為阻止羌國大軍的進攻而戰,也算是死得其所,不過以現在的情形來分析,只怕小王爺的那番指令似乎有些有悖常理。”有士兵說道。
只要有第一位提出自己的疑惑,那么便會有第二人第三人反應過來,之所以之前都沒人說出,并不是沒有人知道這件事情的背后一定是隱藏著不可見人的目的,而是大家都在稀里糊涂的度過每一天,反正是隨大流,應該不會出現什么問題。
為了在這件事情上適當的增加一些合理性,士兵們有意夸大了一些說辭,說是小王爺朱旭命令大家一定要嚴格服從。甚至有些士兵還添油加醋的進行了一番描繪,就像是親耳聽到小王爺朱旭的安排一樣。
尉遲小令當然知道這些士兵有些話已經超出了每個人的能力認知范圍,小王爺朱旭是不可能和這些士兵這樣直白的說道和安排,一定是小王爺朱旭與鎮北軍的將領說明自己的意圖,然后再由將軍傳達小王爺朱旭的指令,小王爺朱旭的說辭一定會隱晦許多,但是在將軍轉話之后,傳出的話便徹底走了味。
這些都已經不再重要了,現在重要的是坐在自己身邊的這些士兵們已經被自己的談話觸動,已經在懷疑此番到底應不應該前來東西梁山這正是尉遲小令所需要達到的目的。
只要這些士兵開始明白身在東西梁山的處境有多危險,那么人的本性便會展露出來,之前士兵們有些無動于衷,并沒有感到身邊的危險,極有可能是被小王爺朱旭的言語哄騙,但是在尉遲小令的提醒之后,士兵們頓時明白了此情此景已經可以證明,真的戰事來臨,駐扎在東西梁山的這一千名弟兄只不過是用來阻擋羌隊的炮灰而已,具體的死活根本就沒有人來重視。
好死不如賴活著,真的等到要面對死亡的時候,只要有機會就算是眼前有一根救命稻草,所有的人也都不回放過。
應該很快,東梁山的這五百名士兵都知道了自己原來只不過是陪著尉遲小令和獨孤軒軒等人一道赴死而已,根本就不可能實現臨別西城的時候那些當官的的承諾。
既然西城里面的當官的不能指望,那么也就只能指望眼前的尉遲小令。
從尉遲小令的言談舉止當中,這些士兵似乎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帶頭人。大家覺得尉遲小令應該是一位敢作敢當的角色,就算是賭一把也是有些值得,反正現在大家與其在東西梁山等死,何不相信尉遲小令,與尉遲小令一道阻擋羌國大軍,說不定就會有奇跡發生。
尉遲小令自己直接說出駐守東西梁山上最終需要面對的局面,這個局面很快便得到了士兵們的共鳴,這正是尉遲小令所期望出現的結果,尉遲小令都沒有想到事情的發展竟然是如此的順利,心中暗自一陣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