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澤德擺擺手“本官不過說了幾句話,真正讓皇上另眼相待的還是你自己。”
“不過,依你現在的資歷,想要盡快升官可能性不大,除非”
“除非什么”王成嚴忙問道。
周澤德嘆口氣“想必你也聽說安州和慶州發生旱災,短短半個月便多出幾十萬災民,皇上素來愛民如子,聽到這事憂心不已,你若是能為皇上解決這個煩惱,皇上龍顏大悅必定會獎賞你。”
王成嚴也不是傻子,一聽到這話便明白了周澤德的打算,臉上的笑意微微收斂“食君之祿忠君之憂,下官作為臣子,自是想替皇上分憂解難,只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周澤德見王成嚴不接茬,面色不變,輕笑道“成嚴何必謙虛,王家乃是百年世家,又是四大家族之首,想要替皇上分憂解難容易得很。”
王成嚴正色道“自下官離開家族之日起,祖父和父親就曾告誡下官,做人應堂堂正正,不可投機取巧,下官自己的前程自有下官自己去爭,一味求援家族只會令人不恥。”
周澤德沒想到王成嚴這么難纏,若王成嚴一直不接茬他再委婉也沒用,只得挑明道“王家不愧是書香世家,家風之正讓人敬佩,只是如今情況不同,賑災一事說白了就是需要朝廷出銀子,成嚴身為戶部郎中,應該知道國庫的情況,朝廷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銀子。”
“若是王家肯帶頭替皇上解決這個困難,皇上必定不會忘了王家的功勞,成嚴現在還年輕,若是被皇上記在心里,將來未必沒有接替本官的機會。”
王成嚴站起身,恭聲道“下官萬不敢如此妄想,至于賑災一事,下官不敢欺瞞大人,此事下官做不得主,下官會給家族寫信,還請大人稍等些時日。”
王成嚴這等出身世家大族的人,又是家族直系子弟,他們自小便被教導凡事以家族為重,沒人比他們對家族更加忠心,周澤德的利誘根本打不動他。
周澤德沒得到王成嚴的承諾,眉頭微皺,可話都已經說到這份上,只能如此了。
“那本官就等你的好消息。”
接觸完王成嚴,周澤德基本上能猜到其他人的態度,反正就是一個字拖。
可他們拖得,兩州的災民拖不得,周澤德只得先讓人調度國庫的銀子賑災。
勤政殿
等周澤德他們離開后,永康帝看著幾位皇子,道“如今只有我們父子幾人,你們有什么想法盡管說出來。”
二皇子最為年長,率先開口道“父皇,既然想要籌集賑災銀兩,需讓世家和商賈出銀子,此事乃是朝廷有求于他們,兒臣私以為應該采取懷柔政策,不應太過強硬,免得傷了朝廷和他們之間的和氣,只要能籌到銀子便好。”
四皇子一向聽二皇子,二皇子說完,他便道“兒臣附議。”
永康帝無奈地搖頭,這個老四真是一點腦子都不愿意動。
六皇子卻反駁道“二哥此言差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朝廷庇護衛國各地百姓,也包括那些商賈和世家,如今朝廷有難,他們理應相助,這并非朝廷有求于他們,實乃是他們應做之事,父皇直接下一道圣旨便是,我就不信有人敢抗旨不遵。”
二皇子聞言皺眉道“如此一來,豈不是讓他們心生怨氣”
“若是一味懷柔,二哥就不怕他們得罪進尺,趁機提要求”
“這些事情都可以商量,我們想讓他們幫忙,總不能一點好處都不給。”
六皇子堅持道“這就是他們該做的,朝廷不能退讓。”
六皇子的想法很簡單,衛國皇室庇護天下百姓,對他們有恩,百姓就該在朝廷有難時挺身而出,這是責任,是義務。
在永康帝心里,其實并不認同二皇子的話,只是二皇上說得也沒錯,態度太強硬很容易激起怨氣,若是強行讓他們捐銀子,朝廷便失去了大義,這對將來的統治很不利。
永康帝看向九皇子,問道“老九,你怎么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