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附屬國雖然比不過衛國兵強馬壯,但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特色,他們都堅信能在自己擅長的方面贏過衛國。
于是,現在就出現狼多肉少的情況。
朝廷決定進行三場比賽,也就說只有三個比賽項目,可前來給永康帝祝壽的附屬國卻有十幾個,根本不夠分。
朝廷為了保證公平公正,表示不會插手比賽項目的選擇,全部由這些附屬國的使節自己決定。
很滑稽的一幕就出現了。
本來站在同一陣線的各國使節開始出現間隙,吵得不可開交,每個附屬國都希望自己國家的人能出戰,這可是大為光彩的事情。
到最后實在吵累了,他們開始思索和平解決的辦法,于是進行理性分析,畢竟有些項目根本不適合用來比賽。
比如有個附屬國,國內多是山林,林中多是蛇鼠蟲蟻,因此他們國家的人特別擅長玩蛇,蛇在他們眼里,就和貓狗差不多,都是用來娛樂的寵物,他們的訓蛇技術一流,讓干什么干什么,跳蛇舞都是基操。
可這玩意兒怎么比賽,和人家比玩蛇嗎
聽起來就不像話。
于是這個附屬國第一個被淘汰掉。
就這么挑挑揀揀,花費了數日時間,終于"和平友好"地決定出三個比賽項目。
分別是盧國的摔跤,木伊國的象弈和西麗國的術數。
其他被淘汰國家的使節們捂著自己發青的眼眶默默腹誹,一看就贏不了。
等他們把這三個比賽項目上交給禮部,禮部馬上將其呈給永康帝。
等到再一次早朝,永康帝便把附屬國呈上來的三個比賽項目告訴眾大臣。
這其中摔跤和象弈皆是比賽三場,三局兩勝。
而術數比賽,則是西麗國出三道術數題,只要衛國這邊能解出來兩道,便算衛國贏。
這規矩多少有些不公平,但朝廷既然說了比賽項目由對方決定,就不會出爾反爾。
永康帝∶"諸位愛卿可有人選"
"皇上,西麗國的術數題恐怕只能交給國子監的諸位博士解決。
在衛國,最博學的便是國子監的諸位教學博士,此事確實只能有他們解決。
"那摔跤和象弈的人選呢"
盧國這次來京帶了數個大力士,皆是身高體壯之人,他們雖是小國之人,可對個人勇力非常自信,尤其在看到衛國百姓的身材并沒有多高大后,更是信心十足。
九門提督文靖昆出列道∶"皇上,步軍營有數萬將士,個個都是精銳,會讓盧國之人看到我朝將士的勇武。"
對戰盧國,理應由步軍營出面。
如此一來,便只剩下象弈人選。
一時間朝堂上沒了聲音。
象弈,便是后世的象棋,這種類似于行軍戰爭的博弈游戲,在中原大地上流傳已久。
但會下象弈的人并不多,相比起來,人們更喜歡下圍棋,尤其在一些時候圍棋代表某種身份象征,專研圍棋的人要多得多。
可如今木伊國提出要比賽象弈,朝廷只能迎戰,可便觀滿朝文武,懂象弈的官員不少,會下的卻不多,至于精通的一個都沒有。
最后商量來商量去也沒商量出個人選,永康帝聽得煩了,索性道∶"那就回去從各個衙門中找擅長象弈之人,如果找不到就在民間找。衛國百姓千千萬,朕就不信找不出來幾個擅長象弈之人。"
"臣等遵旨。"
朝堂上發生的事很快就傳遍朝野內外,周澤德回戶部后就開始統計會象弈之人。
霍謹博倒是會下,但只粗懂些皮毛,木伊國敢用象弈作為比賽項目,肯定不是霍謹博這點水平可比的,他便沒有參與進去。
隨著比賽的熱度越來越高,時間進入永康三十一年十一月。
十一月二十日便是永康帝的生辰,和木伊國三國的比賽便在這一日白天舉行,晚上則參加宮里舉行的萬壽宴。
比賽壽宴兩不耽誤。
因為這個計策是九皇子提出,永康帝便讓九皇子全權負責比賽事宜,禮部眾人負責協助。
這是永康帝交給九皇子的第一份差事,九皇子不敢怠慢,這些日子一直親力親為,親自考核將要參加比賽之人的能力,決不允許出現任人唯親的事情發生。
天氣漸冷,霍謹博已經穿上厚重的長袍。
他看著對面兩人,說道∶"我能想到晟旻會參加比賽,但著實沒想到云泰你也會參加。"
何云泰∶"我也沒想到,木伊國會選擇比賽象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