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謹博自從當上太子后,他變得越來越忙,需要上早朝,處理奏折,還得時常去看望永康帝,他現在就像拉磨的驢,根本沒有多少休息時間,他覺得滿朝文武也沒他一個人忙。
以前他還能趁著休息時間和成晗菱見面,而現在兩人只能偶爾在他離宮后見一面,這時候已經是晚上,再加上成晗菱心疼霍謹博,兩人只會說一會兒話,成晗菱就會督促他趕緊去休息。
當上太子后,霍謹博才深刻體會到太子真不是人當的。
文武百官都在看著你,但凡你出一點錯,他們就會出來勸諫,長篇大論說皇上如何如何,太子理應以皇上為表率。
太子真的是個很尷尬的位置,永康帝雖然臥床休養,讓他監國,但很多大臣還是會和永康帝商討朝政,而且是直接饒過太子。
等到次日早朝,他們就會說此事已經和皇上商議過,皇上已經同意云云,反正就是誠心給你添堵。
當了兩個月太子,霍謹博逐漸意識到他處理的其實都是一些大臣也能處理的問題,很多重要事情還是由永康帝拍板,那些大臣覺得他年幼,根本不信霍謹博。
永康帝可能也是擔心霍謹博處事稚嫩,不敢放手讓他處理太重要的事,只是讓他在一旁協助,永康帝的心自然是好的,但如此一來,太子監國似乎就成了笑話。
這日,霍謹博坐在大殿處理奏折,一旁的小太監恭聲道“殿下,柳相和秦相去拜見皇上了。”
霍謹博淡淡點頭“孤知道了。”
他這段時間的壓力主要來自這兩位丞相,他們用實際行動表示他們并不相信太子能監好國,軍國大事還得是由永康帝出面。
不論是在朝堂上還是在永康帝面前,他們都是希望永康帝盡快養好身體,重新執掌朝政,柳修嚴甚至都說出永康帝一日不在,百官心便不安的話。
柳修嚴如此做,霍謹博并不意外,畢竟他一直支持六皇子。
但秦守洪為何會這么做呢
霍謹博很疑惑他的用意。
但不論什么用意,霍謹博都不會半途而廢,他好不容易被立為太子,豈能因為壓力大就輕言放棄。
永康帝并非希望他能一口吃成個胖子,只要霍謹博能有進步,他就高興。
而實際上,這兩個月霍謹博的進步,遠超永康帝的想象。
這證明他的選擇并沒錯,永康帝最近心情越來越好,連帶著胃口也變好不少,休養了兩個月的永康帝其實已經能下地行動,但他并未告知其他人,依舊讓太子監國,這便是他對霍謹博無聲的支持。
兩位丞相的用意永康帝不是不明白,但他還是聽之任之,這是霍謹博必須要過的坎,永康帝能幫他撐腰一次,卻不能次次為他撐腰。
只有霍謹博用能力折服眾人,那幫老臣才不敢在他面前倚老賣老,這是每個新帝都會經歷的事。
父子兩人在這方面有默契,兩人不曾因為這些起間隙,這也是霍謹博淡定的原因。
只要永康帝還信任他,那其他人不論做什么,都不過是白費心思。
沒過幾日,京城發生了一件事,這成了霍謹博要親自處理的第一件大事。
三公主病逝了,年僅二十余歲,出嫁不過數年,便早早離世。
霍謹博曾在宮宴時見過三公主,但三公主總是低著頭,他至今都不知這位三姐長什么樣子,如今卻要安排她的葬禮。
霍謹博忍不住唏噓一聲。
永康帝白發人送黑發人,心情悲痛,吩咐霍謹博一定要處理好三公主的身后事。
三公主成親數年,但和駙馬榮誠并未生下一子半女,如今三公主離世,很多人都在同情榮誠要孤苦一人。
霍謹博在得知此事后,立刻安排內務府著手準備三公主的葬禮,他則親自前往三公主府。
此時,三公主府已是一片縞素,駙馬榮誠一身白衣,拱手道“見過太子殿下。”
霍謹博頷首“不必多禮。”
兩人一同走進正堂,三公主便停靈在此,三日后便會下葬。
按照皇室規矩,公主的葬禮規格和皇子相同,都是由內務府負責籌辦。
霍謹博站在靈柩前,道“打開靈柩,孤要見三姐最后一面。”
榮誠有些為難道“恐嚇到殿下。”
“無妨,打開靈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