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修煉外城是一個極大的工程,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僅以一國之力根本完不成,所幸后來洛京又經歷了幾個朝代,集歷朝歷代之力才將洛京的外城完全修建完成,然后就成了今日的樣子。
霍謹博隨著車隊從外城街道穿過,外城的街道明顯沒有內城干凈規整,雖然外城也有衙役巡邏維持治安,但也只能制止一些搶劫偷盜之類的事,其他的只要不過分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外城的人接觸到貴人的機會很少,如今看到這么一大批車隊經過,很多人的視線都被吸引過來,三三兩兩湊在一起低聲說話。
成國公府的馬車都帶有國公府的標識,沒見過的人肯定認不出來,但馬車上帶有標識本就是身份的象征,這一點很多百姓都懂。
所以百姓雖然好奇,但也只是和相熟的人討論幾句,隨著馬車經過街上的百姓都識趣地讓開一條道,免得擋了貴人的路。
霍謹博跟在車隊中,注意到周圍百姓那敬畏中摻雜著好奇的目光,他對這種目光并不陌生,這一路走來已經看到不少。
這便是上位階層對底層百姓最直接的影響
霍謹博身在國公府,雖然身份低微,但那只是對于國公府的人而言,若是在外面,哪怕比他身份高出很多的人,見到他不能說笑臉相迎,但絕不敢肆意欺辱。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明知賣身為奴會失去自由。卻依舊愿意賣身的原因。
霍謹博也是進清芷苑多日后才知道國公府很多賣身為奴的人并非是活不下去才賣身,也有很多人是為了國公府的權勢。
他以前雖然理解但畢竟沒有體會,總覺得還是自由重要些,但今日看到那么多敬畏的眼神,他突然覺得或許自己應該改變一下計劃。
萬年寺
車隊走了兩個多時辰終于到了萬年寺,萬年寺乃是洛京附近最有名也是最氣派的寺廟,每日來此的人絡繹不絕,香火不斷。
很多達官顯貴都喜歡來此進香,萬年寺中供奉著不少牌位,有些是為活人立的長生牌位,有些是為逝去之人立的往生牌位。
成國公夫人就在此有往生牌位,因為有這個牌位在,國公府每年給萬年寺捐獻的香火就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成晗菱等人每年都會來此齋戒十日,萬年寺早就為他們備好了小院一座看起來很樸素其實里面裝飾得極好的四合院。
成晟然夫婦理所當然占了正房,成晟旻和成晗芙則分別去了東西廂房,至于成晗菱,她不住這里。
作為永康帝親封的郡主,成晗菱有資格獨自住一個小院。
這也正和成晗菱的心意,她可不想和那么多人擠在一起。
霍謹博跟著車隊走了將近四十里路,腿都快走斷了,分配了住處后,他立刻提起桌上的茶壺,連倒了幾杯茶解渴,同時坐下不停捶打酸疼的雙腿,現在他不好脫掉鞋,但他已經感覺到腳底磨出泡。
郭懷尹跟在他身后走進來,一間房住兩個人,他正好和霍謹博一間房。
郭懷尹揚聲道“謹博給我也倒一杯。”
他也是累得不行,到現在還氣喘吁吁的。
郭懷尹因為和管事關系好,平日里的差事都很輕松,更沒干過什么苦力活,這次來萬年寺差點要了他的命,后半段都是靠毅力撐著,差點累癱在路上。
作者有話要說“有城必有郭,城以衛民,郭以衛城”出自毛伯溫的都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