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和帝深知當年父皇病重的時候,那些臣子是如何一個個暗中投靠各親王的,所以他猜忌兒子,尤其是東宮,因為東宮實力最強。
而今日致和帝選擇開誠布公的跟自己談這些,大約是選擇了另外一種平衡局勢的方法。
以前他扶持親王制衡東宮,可惜巖親王和硫親王相繼被圈禁;近兩年新扶持的礫親王雖好,卻被東宮嚇得遠走藩國。既是兒子們制衡不住東宮了,便將東宮最大的變數除去。扶不起別人,便削弱東宮
“皇上,臣自介入一僧一道一案伊始,便是因為榮國府岌岌可危,臣不得不自救。”賈赦道。
致和帝自然知道這是事實,然而那又如何呢致和帝的認知里,最足智多謀的人便是賈代善;這也是致和帝能夠容忍的臣子擁有智慧的極限。若是有人各方面超過了賈代善,而且正當壯年,致和帝不希望自己死后,這樣的人還活在人間。
尤其這個人雖然不曾做官,卻極具號召力。像賈敬、林如海、張彥等人,依稀都以一個沒有官職的人馬首是瞻。
“當年你父親因通靈寶玉的事回京,五年不曾破獲此等疑案;可是你父親一過世,你便迅速查清此案的前因后果。恩侯啊,人皆謂賈恩侯心狠手辣,肖似其父,朕卻知道,你的本事在你父親之上。”致和帝略頓一下“恩侯,朕要你用一事證明你對朕、對朝廷的忠心。你可愿意”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若是別人,不管猜沒猜到致和帝接下來要說什么,只怕都只有跪下謝恩的份。但是賈赦知道自己絕不能點頭“皇上,臣以為臣破獲通靈寶玉一案,一次護駕有功;一次拿下濟善堂,已經證明了對朝廷的忠誠。”
是證明了。站在致和帝的角度若是通靈寶玉一案不破,司徒巖繼續壯大,而不是倉促起兵,安知他不能成功呢而濟善堂一案不破,更是后患無窮。眼看著自己幾個兒子終究難逃爭得你死我活之命,若是彭碩抓住機會起兵,甚至這天下會不會繼續留在自己的子孫手里都未可知。
但是致和帝想要的忠心不是這個
致和帝道“碧兒,你出來。”
賈赦何等敏銳之人,其實入內的時候就察覺到除了致和帝,寢殿之內還有一人。甚至房頂上也有人的氣息。這氣息隱藏得很好,但是賈赦能夠感受到。原本賈赦以為屏風后面是戴權或者別的寵妃,比如葉貴妃,卻萬萬沒想到是太子司徒碧。
自己作為司徒碧的伴讀,原是兒時玩伴,且自那時起,兩人的命運便被捆綁在一起,原本應當是十分熟悉的人。但是賈赦自穿越之后一直在守孝,好不容易除服,致和帝也并無意讓自己入仕,為了避嫌,賈赦和司徒碧照面并不多。
司徒碧先對致和帝行了禮“父皇,兒臣在。”
賈赦才對司徒碧行禮“太子殿下。”
司徒碧瞧著賈赦點了點頭,眼神中有些無奈,有些復雜。
致和帝道“碧兒,自你出生那日起,朕就打算將這江山交于你,從未改變。”
司徒碧道“父皇,兒臣惟愿父皇身體安康。”自皇子們陸續成年,致和帝對兒子們的稱呼就變成了老大、老二這樣一個個的按序齒排下去,已經很久沒教過司徒碧碧兒了。太子便是聽見這個稱呼,也百感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