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礫學過騎射,但作為皇室成員,身邊人既怕鳳子龍孫辛苦太過,又擔心皇子因練習騎射受傷,都是邊陪練邊哄著的。去鐵網山圍個獵或許綽綽有余,但戰場之上,司徒礫可不敢大意。邊上盾牌手左擁右護。
賈璉一箭射來,盾牌手忙撲上去,堪堪接住箭羽,那盾牌手覺得手臂一震,心中感嘆好強的力道。
好囂張的少年這是直接來警告了。
司徒礫氣得險些發抖“探明賈璉帶來多少人,給我全殲”
司徒礫部的主要人手屯兵在和平安州對峙的前線,但是留在王帳的人手也比賈璉部多得多。
所謂十則圍之,司徒礫一聲令下,大軍浩浩蕩蕩沖將出去。
賈璉部才剛繞到敵后,還來不及修筑工事掩體,便依托地形結陣。
賈赦經過一路招兵買馬之后,隊伍全是混編的;但這并不意味著賈璉手下的兵士戰斗力弱。
一來,賈赦在北疆名聲極好,新招士兵之后相當于給了那些難民一條活路,這些新兵自然格外賣力,恨不得建功立業;二來,這次三路突襲司徒礫后方的軍隊皆是挑選過的精兵,哪怕是新入伍的,也是經過訓練后已經達到要求的。
等司徒礫部沖到近前的時候,原以為賈璉一個毛頭小子,帶著幾千人馬,不過是乘著一腔血勇長途奔襲,現在人困馬乏,必然不堪一擊,誰知兩軍短兵交接,賈璉部陣勢不亂,張弛有度,司徒礫部哪怕是以逸待勞,一時也奈何對方不得。
頓時,司徒礫軍帳后方喊啥聲震天,金戈鐵馬,刀劍爭鳴。
賈璉箭法入神,騎在馬背之上,但凡見到對方一個悍勇之士,尋著機會便是一箭。如此三番兩次,竟是無一落空。
戰場之上,刀劍無眼,不管是誰,都有可能隨時倒下,能搏出命來的才有機會建功立業。剛開始,司徒礫部尚且沒察覺什么。
直到第三個單兵實力較強的戰士倒下事,司徒礫方主帥才發現對方軍中有個神箭手。司徒礫方帶兵的主帥不是別人,正是北疆候之子陳昌。
古代戰場的神箭手有時候一個人便對戰場局勢有著扭轉作用。
陳昌深諳這一點,忙也點了己方神箭手分配任務,務必除掉賈璉。
賈璉接連射殺幾人,兩軍便進入混戰狀態,此時再用弓箭唯恐誤傷自己人,賈璉便收了射日弓,取過令旗急打。
之前隨賈璉前往司徒礫軍前叫陣的十八勇士見了令旗,飛騎而出,頃刻間結成陣勢。
別看只有區區十八人,但因分工合理,個個悍勇,這一隊人馬勢力不可小覷。誰沖鋒,誰斷后,誰護側翼皆有安排,相互配合,本就武藝不俗的十八人一經配合更是武力大增。
這十八人陣乃是當年賈代善領兵時候創立的沖鋒陣法。別看人數不多,但并不容易練。在沖鋒陷陣的時候,若要將十八個人作用都發揮到極致,那么前進后退皆要有默契,自己只專注一個方向的或是進攻或是防守,其他地方接交給戰友,也需要非同尋常的信任。
但也是因此,此陣一但結,因每個人都無需分心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自然便威力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