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便是開恩科擇賢才。
關于這件事,賈赦做了一件極大的,震驚朝野的改革。連蘇丞相、宋尚書等剛直不阿的人都被震驚了一把。
倒不是說賈赦做了多么錯得離譜的決定,只是讓習慣三綱五常的人覺得毀三觀。這次開恩科,不論男女,皆可報考。
這個社會受過教育的人很少的,受過教育的女子更少。但但凡書香門第,實際上也是精心教養過女子的,只是這些女子們鮮少將心思放在仕途經濟上,主要學些琴棋書畫,提高自己的涵養。
現在朝會依然是在金鑾殿,但是賈赦并未坐高高在上的龍椅,朝臣們不用跪下山呼萬歲,而是參考會議室和禮堂的布置。小朝會的時候眾人圍著大會議桌議事,大朝會的時候便是按禮堂一般,賈赦與六部尚書、蘇丞相等人坐主席臺,百官成排坐下面。
今日之事小朝會,議起開恩科的事,蘇丞相道“皇上此舉自然有自己的道理,但只怕民間覺得有傷風化,并不認可。”
賈赦早就想過這個,甚至現實世界里,民國有些女子還因可以放小腳、自由戀愛,而覺得有傷風化,竟是自殺衛道的呢。
但是人總是知道好歹的,好的政策因損害到部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會受到極大的反對。但是社會總要進步,有些事總要人去做。
打破壟斷,社會才能進步,第一步需要打破的便是對知識的壟斷。
賈赦道“老師覺得世上有女子才華不下男兒,能入三甲的么”
蘇丞相道“自是有的。”
賈赦又道“既如此,為何地方上一清官難求,又不給這些有才學之人機會呢無論男女,只要能經世之學,造福百姓,皆可為官。同樣的,若是有人中飽私囊,魚肉百姓,皆受刑罰。老師常教育學生以百姓為重。讓更多有學之事為官,正是替百姓辦實事。圣人言人不患寡而患不均,難道這里面的人不含女子么”
說實話,若是以天下為公的角度,蘇丞相反駁不了賈赦。然而蘇丞相依舊有幾分擔心“千百年來,自古如此。”
賈赦道“則天女帝尚且能治理天下呢,什么自古如此。所謂女子無才便是德,要我說但凡有志氣的男子都不會畏懼與女子競爭。這樣吧,開恩科的詔書發布事,加上一條,若是有那個讀書人不服,便是位列三甲,也不得入朝為官。男人一向自詡心胸寬廣,若是連女子都容不下,我也不信他們真能為百姓謀福祉。”
讀書只為了治國安民的圣人自然是有,但是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古人言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已經將讀書人的這等心思說透了。
古人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規則之所以能成為整個社會遵守的規則。是因為讀書人抱團排擠競爭對手,而且傷害不到自身利益。若是給這些抱團的人打上一個心胸狹隘不配為官的標簽,讓他們十年寒窗付諸東流,這些讀書人沒幾個敢于為了所謂維護的綱常自毀前程的。
人性,不過如此。
這條關于科舉的改革就這么定了下來,而且一年一年的傳下去。但是如此并不夠,賈赦需要的進行的改革還有很多。這是架空世界,但是頭頂這片天、腳下這塊地和華夏是重合的。若是要避免這里的人民受歷史上那些苦,便需要主動改變。
剛開始,或許有很多阻力。但是當文武百官看到天下一天天變得越來越好時,終會承認賈赦另有見識。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