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賈赦也給林如海寫了一封信。信中除了大致說了榮國府近況,也提了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極有可能是凡夫俗子沽名釣譽。
盛澤一行原是軍中下來的人,深知兵貴神速的道理,披星戴月、日夜兼程,入了江南地界之后,兵分兩路,一路前往大如州尋找封氏,一路前去揚州送信。
可笑的是賈赦派遣的人竟比榮國府早數日出發報喪的奴才先到。前往林家送信的人名叫喬槐,也是探子退伍。剛到林家時,林家還滿心戒備。
自元嫡皇后薨逝,甄貴妃協理六宮,榮親王又是皇長子之尊,江南甄家便一躍而起,成為江南望族之首,甚至隱隱有一家獨大之勢。尤其那護官符傳得天下皆知,江南儼然自成一國,簡直不將國法放在眼里。然而能出現在護官符上的,皆是立起來的靶子,論在江南的權勢,賈史王薛比不上甄家一個零。
甄家再是皇親國戚,那也不過是皇上一個妾室娘家而已,致和帝豈容甄家在江南一手遮天。此等情況下,派都察院的林如海南下任巡鹽御史,表面上是巡查鹽務,實際上是打入江南官場的一枚楔子。
林如海知曉江南此行雖是皇上委以重任,也極為兇險,是以十分小心,日常對門房多有交代,若是面生的人前來造訪,需多留心。
林家門房見喬槐身姿挺拔、肌肉虬結,一看就是武人出身,卻自稱榮國府家丁,和榮國府常年來往林家走禮送信的家丁不符,向賈敏通稟的時候也將這些特征與賈敏說了。
賈代善回京榮養的時候,賈敏已經隨林如海外放。而盛澤等人乃是賈代善回京時候帶回京城的,賈敏也不認識這些人。但賈敏畢竟出身國公府,聽門房描述,這送信人倒有幾分像兵士,于是一邊派人去衙門告知林如海,一邊請了幾個家丁在內院門口守著,等林如海從衙門回來,才命人請喬槐相見。
在喬槐看來,林家這慢悠悠的作風要是在侯爺軍中,便是貽誤軍情了,等得頗不耐煩。不過好歹是國公爺的女婿府上,自家世子又千叮嚀萬囑咐信一定只能交給林如海本人,喬槐便耐著性子等林如海歸來,將信交到林如海手上才罷。
賈赦之所以吩咐信必須交給林如海本人,是從原著看來,林如海死后不久,致和帝便遜位為太上皇了,且林如海是賈代善的女婿,張修的得意門生。不管從哪個角度,林如海都應當和榮國府是一個陣營。
林如海也對這個榮國府派來的人送信人極為面生,問了喬槐的來歷,又問榮國府的近況。關于后者,喬槐卻不多言了,道“世子信上都有寫,林大人看后就明白了。”賈代善留下這批人都沒入奴籍,并不稱呼林如海姑老爺,說話雖然客氣,也自有一段不卑不亢的態度。和榮國府拜高踩低的奴才大不相同。
林如海聽聞喬槐是賈代善身邊的人,不由得放心了不少。岳父戎馬一身,喬槐行事作風確然像軍中歷練下來的人。
直到林如海拆了信,越看越覺觸目驚心。
賈赦寫的內容頗多,從自己斷了賈代善凈餓療法后賈代善有所好轉開始,到賈代善因下人流言氣急攻心,摔跤跌倒之后油盡燈枯。
接著幾句話略過賈赦爭奪榮國府掌家權這一段,寫到一僧一道大鬧賈代善靈堂,自己拿下一僧一道之事。接著提了一筆一僧一道和王氏是舊識,五年前王氏在一僧一道手上買了通靈寶玉。
這些事樁樁件件都和朝堂有關,賈赦卻只字未提朝堂之事,也沒有增加任何自己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