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和帝在位,戶部缺銀子花也不是一年兩年的事,現在白花花的銀子擺在眼前,致和帝哪有不心動的。“那周卿回去查一查舊賬,欠著銀子的人家到底是從父皇私庫借的銀兩還是從戶部借的。”
還查什么啊,自然是戶部啊。能奪天下的人,對一起搏命打天下的人再大方,也不會做冤大頭。這筆錢既是給的犒賞,也是收買人心的牽制,必然是走公賬,賬目清晰。
周駿譽道“這回皇上,欠銀是從戶部借的。”
致和帝道“既如此,債主便是戶部,歷任戶部尚書都有權催還,之前的戶部尚書不催,乃是前戶部尚書失職,周卿不催,也有不妥之處。”
致和帝是喜歡讓臣子自由討論,也是一個比較善于納諫的君主,朝堂上這么明晃晃的批評臣子可是少數。周駿譽一張老臉都臊了,忙跪拜道“皇上恕罪,臣散朝之后便安排人催辦此事。”
致和帝自然知道周駿譽在給林如海下馬威呢。但是致和帝對林如海倒是很滿意。
林家門風清正,林如海個人能力突出,之前讓林如海做兩淮鹽運使,在江南亂局中牽制甄應嘉,致和帝就是當林如海做尖刀用的。事實上林如海也將江南的任務完成得很好。
為君之道,本就在制衡和分權,致和帝自然樂得看到戶部有人牽制周駿譽,因而致和帝道“此事既是林卿稟奏的,便由林卿一并總攬催繳欠銀便是。”
林如海走出班列道“臣遵旨。”
催欠銀的事就這么在朝堂上定下來,連轉圜的余地都沒有。
這次散朝之后,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其中最高興的要數工部尚書宋安,反正他寒門爬上來的,祖上沒欠著戶部銀子。今年因戶部與京營斗法,自己白撿了一大筆預算,怎么算都是穩賺不賠啊。
至于愁的么,但凡家中欠著銀兩的都愁,心中已經將林如海罵了百十來遍。
散朝之后,賈敬與林如海從朝堂出來,便同車回府了。林家雖然有宅子,但是現在局勢這樣緊張,硫親王府手段又下作,賈敏可不放心林家回自家宅子住去。況且林家住榮國府,賈赦兄弟與林如海議事也方便。
今日這朝會可算是東宮打了個漂亮仗。回到賈赦的書房,賈敬還意猶未盡“彼時赦兄弟南下處理安葬叔父的事宜,便說要將周駿譽從戶部尚書位上拉下馬來,現在誰知竟一步步實現了呢”
賈赦倒是很保守“此事估計還有波折,敬大哥和妹夫在朝堂上亦要小心被算計。”
林如海則十分歉然“大內兄和敬大哥府上都欠著戶部銀兩,此事實在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放法子,如海甚是過意不去。”
被通靈寶玉壓住那五年,寧榮二府皆不好受,但凡是個明白人,都知道寧榮二府從勛貴人家中除名不過是時間問題。就看致和帝能活多久,致和帝的恩寵有多久,寧榮二府便能茍延殘喘多久罷了。甚至賈代善都因此郁郁而終。
現在簡直是絕處逢生,賈敬才不會將那些銀子放在心上“林妹夫不必介懷,這銀子欠著一日讓人懸心一日,趁早還了為是。再說,林妹夫祖上也是侯爵,為何沒借這銀兩,可見還是妹夫祖上高瞻遠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