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榮二府和林家并未占多大便宜,但是優質產業到手,三家還是滿意的。而硫親王府,備了大量的現金,依舊什么都沒購入。
只是如此一來,寧榮二府本就還了大筆的銀子,還私下購置了產業,手上的現金流也花光了。林家倒是有些余財,但是為了避免太過招搖,林如海也不準備再購置產業。
林如海道“這些時日陸陸續續有人上戶部還銀勾賬,但是依舊有許多人家還不上。圣上已經發話,若是繼續欠著,日后要收利息,便是為了這個,估計也有不少人要低價賣出田莊、地鋪了。到底會上司徒硫撿便宜。”
賈赦笑道“哪有那樣容易明日朝會上多半會有人借著此事訴苦,到時候敬大哥和妹夫如此回答便是,我保管司徒硫什么便宜都撿不到。”說著,賈赦道出一個法子,賈敬和林如海盡皆稱妙。
次日便又是大朝會日,果然便有人在朝上訴苦了。這回走出班列的兵部左侍郎牛繼宗。
牛家亦是國公府,和寧榮二府一樣欠著戶部八十萬兩。榮國府有兩代國公的積累,賈赦又查抄了府中豪奴,將損失追回不少,尚且還不上這筆錢;至于寧國府,因寧國公和賈代化一直任著實缺,第三任繼承人賈敬亦是個有能為的,人家留著的八十萬兩一直沒花。
即便如此,寧國府在賈赦的建議下也只還了六十多萬兩,剩下部分現金買了幾個莊子。
而鎮國公府作為當初封的八公之首,到了牛繼宗這一代未曾受到打壓也只得了個兵部侍郎的位置,和之前受到打壓的賈敬同級。加上這么多年赫赫揚揚的排場,鎮國公府哪怕是賣了兩個莊子,這筆銀子還短著一截。而看這優質產業一投放市場就有人接受的架勢,牛家也舍不得出手更好的了。
只聽牛繼宗道“啟奏皇上,自臣得知祖上還欠著戶部銀兩后,為了籌銀寢食難安,然而此筆欠銀對臣而言實在過于巨大,便是變賣家財,亦難以籌集齊整。臣得知像臣這樣的人家不在少數,因而臣斗膽,奏請皇上寬限些時日。”
哎喲,被這筆突然翻出來的舊賬壓得喘不過氣的人多著呢,此言一出,朝上求情聲一片。
若是沒有賈赦結結實實的在致和帝面前賣過慘,或許致和帝還會看在這些人祖上功績的份上動了惻隱之心。
但是人家榮國府遇到通靈寶玉的案子,家中連娶兩個敗家女人,賈赦早就收拾了家中豪奴,變賣了多少奴才,又把欺騙家主脫了奴籍的舊奴貪墨的家財追回來,尚且短著戶部十幾萬兩。
人家榮國府都沒哭窮,你們賣幾個莊子就哭窮,像話嗎
致和帝沒有直接準奏,而是問林如海“林卿負責催繳欠銀,籌集京營軍餉,現在軍餉還短多少林卿以為如何”
林如海走出班列道“皇上,臣以為五常禮法不可廢,信不可失,債不可免。然,諸位大人祖上皆是有功之臣,亦可酌情更改償還欠銀的方式。臣經過斟酌,若是償還欠銀本金五成以上者,剩余部分可按年償還,現金、現銀或糧食皆可,但為示公平,逐年償還者,每年收所欠余額一成的利。”
說白了,這就是個簡單的貸款還本付息償還法,還可以提前還款。而且每年一成利,就是年利率10,可比后世正規房貸高多了。但是古人賃出土地還收四五成的租,一成利在古代不算高。比之利滾利的印子錢,更是低了太多。
林如海此言的前半段一出,許多欠了銀子的官員就覺心下一涼;再聽這個解決法子,好歹有了緩和期,而且利息也不算重。許多官員盡皆附議。
致和帝在位這些年,為了不加賦,財政越來越吃緊,聽了林如海這法子,既是朝廷不受損失,百官也同意,便道“既如此,此事便如此辦,林卿做個賬冊,擇專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