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聽到宋安所言之事,心中也泛起一股不適。為了一己之私置天下蒼生于不顧,這樣的人一旦權傾天下,自己不也成了螻蟻一樣么果然如賈赦所言,所有人都不是在替他人拼命,而是在自救。
“宋尚書放心,此言我一定帶到。”林如海道“想來大內兄此舉也不是為了宋尚書道謝。我們皆只需問心無愧便好。”
宋安點了點頭,辦完公事便直接去了上書房。
有人蓄意破壞河防工程的事,自查出來之后,陳留百姓都憤慨了,不但加強了自發巡邏,還開始自發調查,此事必然瞞不住。這些事遲早傳入京城,宋安索性先將此事捅到御前。
致和帝聽完宋安的稟報,也氣得捏緊茶杯許久不說話,半晌才道“朕知道了,宋尚書有何要求”
如果只是求財,修筑大型工程有人偷工減料是常事;但是蓄意破壞只有可能是害人。所以此事是有人針對宋安,還是當地做工的有人要尋仇
宋安不知道致和帝從中聽出了什么,不過致和帝這么問,宋安便大大方方的提了要求,要人
宋安道“皇上,這是陳留一地查出了此事,去歲工部得到的批款多,許多地方皆在修建大工程,臣以為小心駛得萬年船,須得多派監工才好。但是經此一事,地方的監工,臣不放心。然,工部已經派出了許多人手監察各地工事,人手不足,臣請朝廷派監工到地方。”
朝廷去歲從各部院抽掉了人手巡邊,便是龍禁尉都派出了好些,論人手也是緊張的。
不過都有人在河防上動手腳了,致和帝自然也會格外重視。直接問“宋卿想在哪里調人手”
宋安道“皇上,臣以為若是派得開,宮里出人手便好。”
宮里能出的人手便是宦官,那不用說,這是將監督權直接交給了致和帝啊。
中央和地方向來也是一種博弈,為了加強對地方的控制,派宦官監督地方乃是常有的事,便是本朝監軍,也常有宦官擔任。
致和帝正隱隱對東宮有防范,聽了宋安之言,頗合心意,便點頭應允了。
等宋安走后,致和帝對戴權道“宮里有哪些伶俐妥當的人派得出去的,你整理個名單給朕。”
戴權應是。
這結果宋安自然是滿意的。
同一件事在不同的人眼里有不同的解讀。譬如有人在陳留破壞河防這件事,宋安得了賈赦的提醒,知道對方乃是劍指欽天監。這個部門平時不顯,關鍵時候掌握了話語權,甚至可以左右朝堂局勢。
但是若是沒有賈赦的提醒,宋安自己只怕都要覺得這是有人盯上工部尚書位了。而在致和帝眼里,工部尚書位才值得有人下這么大力氣。至于欽天監這么小的部門根本不在致和帝的考慮范圍內。
但是不管怎么說,從宋安的角度,動手的都是致和帝的兒子,將監督權交給致和帝,不就是你管著你兒子些么
所以宋安能爬到今天,人家正直為民不假,但是防范算計的手段也是一流。就這么一件事,直接告到了幕后人的老子面前。
三皇子名叫司徒礡,本來以前老大和老六母族顯赫,手上直接掌著兵權,老二又是正統,司徒礡雖然也在暗中培養自己的勢力,但也隱藏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