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秋圍之行宮里特地傳話帶上賈璉之事十分突兀,賈赦雖然料不到對方到底算計什么,也將自己能料到的情況都做了預設,制定了應對方案。
賈璉不過是個少年,賈赦沒想過真遇到什么情況,賈璉能夠像老江湖一樣面不改色、應對自如,因此賈赦告訴賈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管遇到什么事都實話實說。不要害怕說實話的責任承擔不起,也不用擔心實話聽起來有漏洞。再圓滿的謊話都要比看似不可思議的實話更難圓。
因而賈璉道“蓉哥兒這一年多皆是與我一起學的騎射,因這次是來打獵,武器要趁手才好。我和蓉哥兒用的都是我們日常家中練習用的弓箭,這樣才有準頭。”
顏濟滄又問“寧國府賈蓉,賈璉所言是否屬實”
賈蓉點頭應是。
顏濟滄轉頭命人去將賈璉叔侄用的弓箭取來,果然箭羽上并未刻字,弓臂上沒有華麗的裝飾,倒是弓把磨得蹭亮,確然是長期使用的。
事關致和帝遇刺,顏濟滄不敢大意,命人請來擅騎射的侍衛鑒定這兩套弓箭。
那侍衛看過之后,道“顏大人,這兩把弓弓臂有力,弓弦堅韌,彈力強,復原快,乃是上等好弓。至于這箭,箭頭鋒利,箭身筆直勻稱,箭尾大小適中,不但射出之后飛行遠,還不易偏離準心,亦是好箭。這兩套弓箭皆不是凡品。”
大理寺雖然是文官署,但是時常和窮兇極惡之人打交道,顏濟滄也是練過騎射的,他自己也看得出這兩套弓箭看似平平無奇,實則極為實用,不愧是能征善戰的國公之家所用的東西。之所以傳侍衛來鑒定,也是為了以示公正。
顏濟滄又問“有無證人證明你們在圍場內用的皆是這兩套弓箭”
賈璉點頭道“有。”然后將自己和賈蓉的常隨、護衛等一一報上名來。
若是平時,這些證人也夠了,但是今日這事,賈璉所言這些證人皆是寧榮二府的人,別說就此糊弄過去顏濟滄自己不好交代,就是對寧榮二府也非好事。
顏濟滄繼續道“還有旁人嗎”
自然是有,只是因對方身份過高,賈璉第一回沒說“有的,今日在打獵途中遇到三皇孫殿下一行人,我還和與三皇孫同行的衛若蘭公子起了些許誤會,他們當也瞧見了。”
致和帝聽到事關三皇孫,身子越發坐直了些。
顏濟滄回頭瞧致和帝,致和帝點了點頭,顏濟滄才對戴權道“煩勞公公派人跑一趟,看看三皇孫殿下是否有空。”鳳子龍孫的,人家又沒犯事,可不是隨便傳喚的。
戴權吩咐了個徒弟去了,自己依舊在致和帝身邊伺候著。
那邊廂三皇孫也知道致和帝遇刺的事,早就想過來了,知道致和帝在這里問人沒進來,聽見太監傳話,須臾就進來道“孫兒請皇祖父的安。父王和母妃聽到鬧了刺客也十分懸心,原想過來請安,又怕擾了皇祖父清凈,幸而皇祖父安好無事。”
致和帝點都以示知曉,三皇孫才轉身對顏濟滄道“聽戴元說顏大人找我有事”
顏濟滄等三皇孫落了座,才道“三皇孫殿下,賈璉聲稱圍獵途中曾遇到過您,而且您能作證他打獵所用箭羽未曾刻字,可有此事”
司徒鋒點了一下頭道“確有此事。”
顏濟滄確認此事之后,便又轉向了賈璉“榮國府賈璉,便是打獵途中偶遇,三皇孫為何會注意到你所用箭羽是否刻字”
其實像顏濟滄這樣的老狐貍,審案的時候結合應答之人的神色動作,便能將證人是否說謊的事判斷個七七八八,尤其加上三皇孫在內,這幾個人都是城府有限的少年。顏濟滄自然知道三皇孫所言非虛,但過程陳述便不必麻煩人家堂堂皇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