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曦的歸來并未引起太多人的注意,但隨之而來的皇帝賞賜卻震驚了咸平上下。
不明真相的百姓們驚嘆羨慕、熱議紛紛,大都感慨俞家入了朝廷的青眼,將來必然飛黃騰達。
“真好啊俞家姐弟也算是苦盡甘來了吧日后在汴梁都能橫著走啦”
“你可不好這般胡說八道,俞家仁義善良、救濟窮苦才得來這樣的賞賜,什么時候橫行霸道過”
“那倒是可俞家若是被朝廷重用了,以后會不會離開咸平”
“不會吧若要賜官早就給了,哪可能只是賞一塊牌匾”
“那可是御賜的牌匾將來可以傳給子孫后代、流芳百世的好東西,你們這些目光短淺的蠢貨懂什么”
與百姓們雀躍激動的心情相比,俞氏姐弟對皇帝的賞賜卻是十分無語和困擾。
“我缺他這塊爛木頭嗎我缺他幾兩黃金嗎我缺他那頓飯嗎真是豈有此理”
俞鴻煊將明黃的圣旨隨手扔到桌上,一臉嫌棄地吐槽著皇帝的吝嗇和自以為是。
“僅憑一點蠅頭小利,就要俞家當牛做馬給他長期供應糧種,大周的朝廷與那土匪山寨也沒什么區別嘛”
仗著皇權威勢降下圣旨,先是虛情假意地夸贊了俞家一番,隨后就要求俞家往后每年都八成糧種給朝廷,以支持皇帝行推廣普及、改善民生之事。
說得再如何動聽,也改變不了大周朝廷、與民爭利的丑惡嘴臉,進京的糧種不就全數都歸入皇帝自己的口袋嗎何時見他用于民生了
他們姐弟倆都是現代人思維,對于封建皇權可沒有土著那么敬畏懼怕,這擺明的霸王條款真心令人難以消受
“皇帝這般自私霸道,絲毫沒有民貴君輕的治國理念,這樣的君主真的能管好一個國家嗎咱們姐弟千辛萬苦忙碌一場,到頭來還是給權貴做了嫁衣裳。”
宋曦聽他這般大放厥詞,當即緊張地讓下屬守好俞家內外,不可讓人竊聽到只言片語,以免惹來棘手的麻煩。
“在外頭可不能這樣妄議皇帝,否則容易招來殺身之禍。”宋曦苦口婆心地勸說道。
俞鴻煊撇了撇嘴,一臉的不以為然。
俞雅嵐蹙著眉沉思了一會兒,隨后又面色輕松地說道“這倒也勉強算得上是另一種推廣了,只是從上到下的普及速度會緩慢一些,高產糧種三季而衰,主動權還是掌握在我們手里。”
這件事她還從沒與其他人說過,離開空間靈土的糧種在種植三季之后,會漸漸與普通糧種趨同,產量大幅降低不說,發芽率與成活率也會變得極差。
他們以為拿了糧種便能一勞永逸,實則還是受制于俞家的供應。
接下來,就看誰才能笑到最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