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
俞氏姐弟正與宋曦商量著探查吳姨娘姘頭和底細的辦法,下仆卻忽然稟報兵部侍郎何鈺的來訪。
何鈺此番親自登門,是為了感謝他們對父親何老的救治與照顧,汴梁離京山長水遠,他也想趁此打聽一下歸鄉老父的近況。
幾個志同道合的新老朋友湊到一起,雖然只是閑話家常、寒暄問候,卻也相談甚歡、氣氛融洽,彼此都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難得在京城結交到新的朋友,俞氏姐弟正好同他打探一番朝廷的局勢,獲取一些平民百姓難以得知的消息,以便對大周王朝有更多的了解。
何鈺自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畢竟很多事情并非絕密,即便他不說,侯府多費點功夫也能探查得到。
午膳過后,何鈺告辭返家,侯府眾人也回到各自的廂房歇息。
宋曦攙扶著宋母走到正院,剛準備轉身返回書房,宋母卻出聲喊住了他,打算與他談一談人生大事。
“你打算何時與雅嵐定親你倆一個十八、一個十六,都是該成親生子的年紀了,再耽擱下去,這大好的青春韶華都得辜負在蹉跎里。”
宋母開門見山地直入主題,想要兒子今天就給她個準話。
既然都把姑娘帶進了家門,不給個妥當的交代只怕會糟蹋了對方的名聲,她和婆母對俞氏姐弟好感頗深,當然希望兒子和俞雅嵐能夠盡快共結連理、琴瑟和鳴。
“娘您也太心急了,我還沒征得雅嵐的同意,如何敢隨意定下結親之事”
宋曦不自在地摸了摸鼻子,清俊的臉上露出幾分害羞的淺紅。
若是可以,他也想立刻將心上人娶回家里,過上紅袖添香、恩愛纏綿的美滿生活。
但前不久才承諾要做知交好友,哪能立刻就反口談婚論嫁
宋母略微責怪地瞪了一眼不知變通的兒子,心里生出幾分恨鐵不成鋼的焦急和憂慮。
“那你還不趕緊求親拖久了對姑娘家的名聲不利她們家鄉距此太過遙遠,之后下聘迎親都得費心安排,若不早早準備起來,屆時還不知要處理多少波折和阻滯。”
宋曦一想起俞雅嵐那有去無回的家鄉,心里便忍不住揪痛和緊張。
垂眸掩去突然襲來的黯然和難過,他只得敷衍地回了一句“知道了”
宋母見他不太上心,連忙將心頭的擔憂說了出來。
“除夕之前你就得辦好此事永寧公主已經到了適婚的年齡,這次年宴皇帝說不定會將她指婚給你,畢竟身份合適的未婚男子寥寥可數,圣旨一下咱們可就沒有回旋的余地了”
永寧公主是賀貴妃唯一的女兒,自小驕縱潑辣、行事狠毒,親手收割的人命不知其數,在京城可謂聲名狼藉,令人談之色變。
宋曦若是被指婚給這尊大佛,以后侯府定然會家宅不寧、惶惶終日,就連定北侯的勢力也會被動歸入大皇子一派,從此受人驅使壓制、無法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