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坡上,宋曦與死士們鏖戰不休、奮力突圍。
侯府這頭,整座宅邸也突然被重兵包圍,形勢岌岌可危。
原來早在下朝之后,左丞相賀正卿便帶著人證與物證秘密前往御書房,先發制人向皇帝誣陷定北侯通敵賣國。
吳姨娘和丫鬟聿畫都作為人證入宮,編造證詞謊稱見過宋家與韃靼過從甚密。
左丞相再呈上幾封偽造的通敵信件,將定北侯的罪名變成“確鑿無疑”,并連同朝中重臣在一旁煽風點火,把宋家徹底打成賣國求榮、陰謀造反的亂臣賊子。
元豐帝為此大發雷霆,當場便下旨將定北侯府抄家滅族。
其實他內心也知道這些罪證的可信度存疑,按照正常程序應當先進行調查審訊,可鏟除宋家一直是先帝與他的心愿,現在機會送上門來,他自然要順勢而為將定北侯府徹底擊垮
大皇子派死士在清風坡圍剿宋曦,牽制住宋家最后一絲反抗力量,皇帝的兵馬趁機抄沒侯府,家中的老弱婦孺也只能束手就擒。
所有的陰謀就如疾風驟雨,在眾人猝不及防之時猛然襲來,待到宋家的親朋收到消息,一切都已經無力回天。
定北侯府的大門之外,北鎮撫司的千戶楊澈與京衛指揮使賀彥昌正在叫門催促,命令侯府上下即刻出來承接問罪的圣旨。
宋老夫人身著誥命品服,胸前掛著宋家的丹書鐵券,手中拄著檀木拐杖,神色威嚴地率領一眾府兵與家仆,打開大門與前來抄家的兵將正面對峙。
“不知兩位大人意欲何為這副陣仗著實令人惶恐不安。”
銀發的老婦目光凌厲地掃過面前的兵將,面上不但沒有絲毫畏懼之色,反而帶著一股決絕的狠意。
領頭的楊澈駕著高頭大馬,居高臨下地舉起手中的圣旨,面色冷漠地宣讀皇帝的判決。
“定北侯父子通敵賣國、戰敗失守,故意將大周國土拱手讓人,證據確鑿、罪不容誅本官今日乃是奉圣上旨意,領兵捉拿叛將全族、抄沒宋氏家產,為陣亡將士和西北百姓討一個公道奉勸爾等乖乖束手就擒,不要做無謂的反抗,以免罪孽更重、牽連九族”
捏造的罪名沉重地扣在頭頂,在場諸人皆聞之色變。
宋老夫人怒不可遏,厲聲反駁這一荒唐的指控。
“這是老身這輩子聽過的最可笑的事什么通敵之罪純屬子虛烏有宋氏一族自五代之前便已投軍報國,百多年來一直為大周而戰,三代之前立功封爵,奉高祖之命開始駐守西北,與兇殘好斗的韃靼人對抗了數十年。
這數十年間,宋家一共犧牲了一百二十八位英勇的兒郎,他們全部都是亡于西北戰場,就連老侯爺也是為了守護大周的疆土,舍身與韃靼大汗同歸于盡老身這輩子一共生育了三個兒子,其中的次子和幺子亦是死于韃靼人之手,殞命之時甚至還不到娶親的年紀
宋家人丁凋零,如今的嫡枝僅剩下宋承與宋曦,可就在幾日之前,老身的長孫也已經戰死沙場我宋氏一族與韃靼人有著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絕無可能通敵賣國”
激昂的辯駁鏗鏘有力,錚錚傲骨絕不容奸佞詆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