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寧隔日中午回到京城,到學校時,正是午飯時間,周家遇恰好在學校,兩人便去了食堂。雖然大鍋菜不好吃,但畢竟要放寒假,等回了家想吃還吃不上呢。
這會兒大部分院系都考完,不少學生已經迫不及待離校,食堂不復平時擁擠,兩人隨便打了點飯,找了個位子坐下。
“考得怎么樣”陸寧笑問。
也不知怎的,明明也就三天沒見,但可能是出了趟遠門的緣故,這會兒看著對方,竟有點如隔三秋的感覺。
周家遇漫不經心回道“還行,獎學金肯定沒問題。”說著,撩起眼皮看他,“讓你等我兩天一起去申城也不等,自己一個人在那邊,沒遇到什么麻煩吧”
陸寧笑“我能遇到什么麻煩”
周家遇聳聳肩“誰知道呢”
陸寧笑了笑,想起什么似的,道“對了,我們什么時候回去我好和方進安排好過年這段時間的工作。”
宋春梅一個月前就開始問自己什么時候回家,問多了,搞得他不免有點歸心似箭。
周家遇道“我準備開個輔導班,可能得年前兩三天才回,你要是著急回,就先回去吧。”
“輔導班”
周家遇點頭“我看我們學校留校的學生挺多,很多都要找兼職家教,想著反正寒假我也沒什么事,干脆辦個輔導班。”
陸寧還想著他如今一心學習,頗有幾分要朝科研狗發展的架勢,沒想到并沒有放棄賺錢。
他這想法確實挺不錯,如今的家長們越來越重視教育,尤其是京城這種大都市,不少家長都會給孩子找家教報輔導班。
但現在培訓行業極不成熟,都是些散兵游將,如果依托京大學生辦個輔導班,應該很有市場和前景。
他沒想到周家遇一個大一學生就能想到這個,也難怪日后會成為大佬。
“可以啊,我支持你。”他笑說。
周家遇淡聲道“以前在廠里,大家都差不多,沒什么貧富差距的感覺。到了大學,才知道原來人與人差距那么多。”說著朝左邊不遠處一對男女揚揚下巴,“你看,有人覺得飯菜不好吃,吃兩口就倒掉。”
陸寧循著他的方向看去,見那對男女打了滿滿一餐盤飯菜,但只吃了幾口,就倒去了泔水桶。
他雖然現在已經不缺錢,但看到食物被如此浪費,還是有點心疼。
周家遇又轉頭讓他去看另一邊的兩個男生,道“還有的學生,連正常吃飯都吃不起,打五分一毛的米飯,加一碗免費湯就是一頓。”
這種事陸寧當然見過不少,食堂米飯三分一兩,普通小菜一毛兩毛一份,但兩三毛一頓的飯,對一些貧困生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因為有些孩子不僅不能從家里拿錢,還得給家里寄錢補貼家用。
周家遇繼續說到“留在學校不回家的,大部分都是偏遠地區或者家境貧寒的學生,為了勤工儉學,也為了省路費。但學生們找兼職沒那么好找,學校附近幾家中介,一個比一個黑,不管找不找得到,都得先交十塊中介費。我如果能把輔導班開起來,多少能幫到幾個貧困生。”
陸寧愣了下,沒想到他開輔導班是這個原因。
京大確實有不少貧困生,他宿舍的張大興就是。父母是山區農民,家里還有三個弟弟妹妹。學校補助勤工儉學的錢,除了自己生活,還得給家里寄去一部分,為得是弟弟妹妹也能繼續讀書。如今交通不發達,從京城回到家,他得坐火車汽車三輪車,然后還得步行,總共得花三天時間,來回就是六天。
寒假總共只有二十多天,他雖然很想家,卻還是選擇留在學校,在寧新商貿倉庫里打工。他算幸運的,至少有陸寧這個室友一份待遇不錯的兼職。但校園里像他這樣的貧困生,還有很多,不是每一個人都這樣幸運。
在互聯網還未進入普通人生活的年代,這些學生要找到一份靠譜的兼職,并沒那么容易哪怕幾年后他們就會成為國家棟梁。
陸寧原本以為周家遇做輔導班是因為想到這個賺錢的商機,沒想到對方竟然是為了幫助貧困學生。
他不得不為自己的銅臭味感到慚愧。
他想起十六歲時,也正是這位慈善的大佬,自己才能順利安心地繼續求學。
不管大佬年輕時,看起來多么吊兒郎當,但一個人本質是與生俱來的。無論是現在的周家遇,還是他曾經認識的那個中年大佬,他們其實就是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