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骨憂姬,出生于一個很普通的家庭。
沒什么偉大志向的小職員父親,照顧家庭的傳統式主婦母親,還有一位比她小兩歲的妹妹。
他們融入社會,養育女兒,有著所有小家庭成員都會有的煩惱與幸福,重復著相似的日子,對未來充滿期待。
這個平凡家庭唯一能稱道的,大約就是父親在每一次醉酒后都會吹噓的“我們乙骨家啊,可是菅原道真的子孫后代哦”
然后母親就會抱怨“就算是學問之神的后代也不能醉醺醺的”
父親則繼續倔強“憂姬和愛乃會這么聰明,一定都是我遺傳的功勞”
最后母親忍無可忍“你給我去洗澡不許吐在這里”
坐在電視機前的妹妹會不明所以地問“學問之神是誰”,于是憂姬就開始給妹妹科普誰是“菅原道真”。
這就是小家庭中的一切波瀾,也是憂姬在十歲前,她所能接觸到的、最大的“不凡”。
僅此而已。
六歲那年,憂姬在一次淋雨后不幸感染了流行性肺炎,蔫巴巴地被送到醫院,然后得到了護士姐姐的愛心看護。
在她逐漸康復、即將出院前,她的病房里又多了一位小病人,小少年與她同歲,名字是祈本里君。
這孩子有著格外精致可愛的外貌,再加上留著妹妹頭,性別難辨,而且他非常安靜,和其他同齡的男孩子截然不同。
祈本里君,是因為遇到了山難后被急救人員送到醫院的,而與他一同去登山的父親卻宣告失蹤。
“這么小的孩子,聽說一年前就失去了母親”
“真可憐這一次連父親也失蹤了。”
“也不知道會遇上什么樣的收養家庭”
“是啊他還有親人的吧”
“你看到他的奶奶了嗎好嚇人”
憂姬在走錯了員工廁所后,不小心聽到了護工們的小聲交談,她頓時就對這個男孩充滿了同情,在她康復離開前,她把自己所有的圖畫書和玩偶都送給了他。
祈本里君很驚訝地看著憂姬,仿佛沒想過還會有人來主動找他,隨后他就朝她笑了起來“謝謝你我看到你的名字了,我可以叫你憂姬嗎”
憂姬大聲宣布“當然,我也叫你里君了”
男孩又笑了,這一次則是有些羞澀。
對著兩個孩子來說,這就算是交上朋友了。
而更巧的是,在不久后,因病休養的憂姬復學了,而她在小學的班級上遇到了同樣復學的祈本里君。
他們同齡,當然會一同讀小學,但兩人在復學后竟然還能相遇,而且還是被分到同一個班級。
這真是很難得的緣分。
理所當然的,里君就和憂姬做了同桌。
祈本里君真的是一個很厲害的人,也是一位很黏人的好朋友。
憂姬發現他從未因課業而煩惱過,輕而易舉就能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歡迎,不論做什么事情都是那么鎮定自若,好像什么都不怕似的。
真好啊
但每當憂姬這么和爸爸媽媽說時,她得到的永遠都是媽媽的忍俊不禁“真的嗎,那可真是可愛的孩子,憂姬很喜歡他么”;以及爸爸的滿不在乎“什么嘛,只是小學生而已,爸爸更厲害哦”。
憂姬自小就對別人的情緒變化非常敏銳,次數多一些后,她也就不樂意和父母重復每天的故事了。
不過里君就不一樣了,里君永遠都會安靜地傾聽憂姬所有的傾訴,從“媽媽要給我買櫻花香的筆”這種日常小事,到“亞夢醬的新能力好厲害”的卡通觀后感,不論憂姬說些什么都能得到他專注的回應。
在其他的男孩子都湊在一起玩耍、追逐著時興的游戲時,里君只喜歡陪著憂姬,也只想要憂姬陪著他。
但是里君的奶奶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