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舜現在要想提高修為,要么需要大量靈材、靈草,煉制丹藥輔助。
而那些東西往往被各大財團,豪門世家壟斷,就比如清湖王家收藏的那株千年野山參一樣,而且可遇不可求。
要么就是躲進深山老林清修,靠千百年的古木所散發出來的靈氣滋養。
即便這樣,恐怕也需要十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進入望天境。
現在還不是時候,畢竟在這城市里還有放不下的人,他暫時還不能離開。
說起千年古樹,江海倒真有一棵,至于有沒有真的上千年,沒有人說得清。
不過聽城里的老人說,那棵老榆樹在清朝乾隆年間就已經存在。
原本有兩棵,那時候江海還是小村鎮,不過百十戶人家,這兩棵榆樹可謂庇護這里數代甚至數十代人。
早年間農業技術不發達,幾乎都是看天吃飯,每每遇到大旱,青黃不接時正好是榆錢兒成熟的季節,而這兩棵大榆樹長出的榆錢兒總是格外茂盛。
還有傳言說它們會生出好幾茬,今天摘了,隔兩天就又會長出來。
每當這個時候,村里的男女老少就會提上竹籃,爬到樹上將榆錢兒摘下或生吃,或帶回家中,拌上所剩無多的高粱面抑或是其他面食用來果腹。
所以這里的人們從未出現逃荒的現象,更別提餓死人。
民國初期,這一年奇旱,仍是青黃不接之時,其中一棵老榆樹突然像生了病,沒有生出榆錢不說,葉子也在幾天之內發黃紛紛落了下來。
這里的人們沒有去管它不說,反倒一哄而上的將它砍下,帶回家當了劈柴,抑或是打成了家具。
據老人回憶,當初砍倒那棵榆樹后第二天,人們赫然發現另外一棵榆樹干枯的樹縫里像被人潑了鮮血似的,再后來他們發現不是被人潑上去,那黏糊糊殷紅的鮮血竟然是從老榆樹的樹縫里流出來的。
當時就把村里人嚇傻了,紛紛跪拜,請求原諒。
不過此后的兩三年里,那些曾經去砍伐老榆樹的人接二連三的死去,幾乎將近三分之一人,而且全部都是暴斃而亡。
這也引起了村里人恐慌,很大一部分就此遷走了。
剩下了不到二十戶人家,這二十戶人家都是同族同姓,姓司空。
沒錯,這些人就是現在司空家族的前輩,而剩下的那棵老榆樹現在就在司空家的祖宅后院,每年接受著司空家的香火供奉。
此后的司空家每一任家主在接掌家族的時候都要在老榆樹下接受為期一個月的賜福。
這是司空家的傳統,一直延續到現在。
有人說,司空家的興盛與這課老榆樹不無關系。
當晚
夜半子時。
一輪銀盤懸于中天,月光冷冰冰的灑在司空家后院,四周一片靜謐。
吱吱
后院中一扇門悄然打開,一個滿頭灰發,形似枯槁的老者扶著門框,仰著干癟的臉龐出神的凝望著空中那輪圓月,片刻后,他艱難的邁過高高的門檻,佝僂著身子顫顫巍巍的出了門。
老者身上的衣服很單薄,抵御不了刺骨的寒風,不停的發著抖,步履蹣跚的沿著一條青磚小徑匆匆前行。
穿過一座假山,登上一條長長的木質長廊。
長廊盡頭,那棵庇護了司空家近百年的老榆樹便出現視線中。
時值隆冬,萬物凋零。
遠遠看去,它就像一只張開的大手支撐著一方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