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臚大典結束,成鳴帝乘輿離開。
在厚重肅穆的禮樂中,禮部尚書親自將自己放在黃案上的金榜再次呈起,踩著莊嚴的四方步,自太和殿一路直行,抵達午門。
諸位王公貴族、文武百官、新科進士跟隨其后。
不過,在午門前,兩列文武百官左出昭德門,右出貞度門,只留下新科進士一甲前三隨金榜從午門正中踏出。
在這個尊卑觀念嚴明的朝代,午門只有皇帝舉行各種大典時才能出入。
其次,便只有四人可以穿過午門。
這四人中有一個女人,她一生可以從午門進入一次此人便是皇后,并且,這是帝后大婚當日才有的殊榮。
而另外三人便是每屆新科進士前三名,他們得以從午門正中穿過,離開皇宮。
午門這條路不算長,但其中有一段陽光照射不到,較為陰暗,何似飛踏在明暗的交界線上,在兩側侍衛的注視下,微微偏了偏頭。
少年人身著緋色狀元長袍,腰配銀帶,其上墜著玉佩壓步,身形頎長。他背后是沐浴在日光中奪目的紅墻琉璃瓦,身前是明暗交錯的道路。如此巨大的色彩沖撞讓下,可最讓人不能忽視的是少年人堅毅中帶著銳氣的目光。
何似飛并沒有回頭看什么,他甚至腳步都沒頓,一步一步,走出這象征無上權力的皇宮。
走出午門后,何似飛三人身上再次收獲不少羨慕的目光。
畢竟那是連王公貴族都不可踏入的午門啊這三位出身平平的少年,這輩子居然有幸走上一回。
隨后,眾人跟著禮部尚書前往長安門外張貼金榜,禮成
這份黃榜會在此處張貼三日,等到官員們和他們這些新科進士們離開后,方可準許百姓們前來圍觀。
此刻,周圍守衛極度森嚴,畢竟在場的王公貴族不在少數,如果有大人被沖撞到,那侍衛們就萬死難辭其咎。
三日后,黃榜會被送往內閣,由大學士們過目,確認無誤后再被轉往國子監,將新科進士們的名姓刻入碑中,這便是聞名后世的進士題名碑。
每屆殿試放榜后,都會有一塊新的碑刻被收入國子監。
這些碑刻會一直存放在國子監內,只要不國破家亡、被人故意損毀,基本上可以留存數百上千年。
黃榜張貼好,內侍們連忙給諸位大人們引路,帶領他們從回此前進宮的掖門,大人們的馬車基本上都停在那里;而之前帶領何似飛他們的禮官則率領大家前往長安左門。
三百多名騎著高頭大馬準備為新科進士們開道的御林軍已經列隊整齊,只等著一百九十一位新科進士按照排名,騎上馬,便可開始游街
為了避免出現意外,在新科進士們上馬時,都會有一名侍衛在旁幫助,直到確認眾人的馬都順從的移動起來,這才悉數退下。
馬本是群居動物,前面羽林衛帶隊的馬匹是頭馬,有他們的帶領,新科進士們的馬基本上不會出差錯。
唯一比較讓人費心的是給一甲進士狀元、榜眼、探花準備的馬。為了彰顯特殊,他們的馬匹也都是又高又大的頭馬。這樣的馬兒威猛強壯,但也很考驗騎術。
不過讀書人一般都會學騎術,騎馬大多不在話下。
負責給狀元郎牽馬的侍衛原本已經做好多費些功夫來壓制馬匹的準備,沒想到何似飛摸了摸馬頭后,馬兒居然罕見的沒有反抗,這便算是簡單的跟馬兒打了個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