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放在早些年,何奶奶可能壓根就聽不懂喬影那句話是在說什么。
畢竟木滄縣方言同北地廣泛流傳的官話還是相較甚遠。
但近幾年隨著何似飛去縣城念書,開始學官話,她和老伴兒經常找村口的寫信書生請對方念信,漸漸就能聽懂一些官話的意思。
畢竟方言是聽起來容易,可要落于書面上的話,卻沒有對應的文字,因此,官話的普及還是很有必要的。
老兩口自從何似飛小小年紀去縣城,就想過要學著聽官話,日后孫兒不管是自個兒回家還是寫信回來,他們倆就跟孫子能有些共同語言。
只可惜這人啊,年紀大了,學東西就慢。而且又沒有先生專門教,加之周圍又都是說地方話的,也沒有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連去年開始就跟他們住在一起的余明函和余枕苗平日里都是一口熟練的木滄縣方言,叫老兩口實在找不到學官話的機會。
好在他們經常聽余明函念信讀文章,對于官話大部分常用字眼倒是已經頗為耳熟。
自己這輩子怕是發不出來這等音調了,但聽別人說官話,還是能聽懂一二的。
何奶奶方才一聽喬影叫謝九娘師父,一下子就激動起來,也忘了昨兒晚跟老頭子商量的明日見到新媳婦不要多說話,咱們的方才媳婦兒也聽不懂,說多了擔心人家笑話。
她說完這句話,見喬影和謝九娘都看過來,這才意識到木滄縣土話難懂,自個兒又在不經意間忘形了。
何奶奶擔心京城大戶人家出身的孫媳婦兒瞧她笑話,心頭正要泛起一陣慌亂和尷尬,就聽到自家孫子也用木滄縣地方話說“孫兒昨兒個一進屋子,就知道爺奶做了我喜歡吃的烙餅,一個沒忍住全吃完了,但顯然還沒吃夠,不曉得今日早飯有沒有”
何奶奶是真心疼愛孫兒的,聽聞他的問話,當即就把所有的尷尬拋在九霄云外,她拉了拉何似飛的手,說“有,當然有,就知道你喜歡吃爺爺奶奶做的餅,昨晚可餓著了你是大小伙子,飯量肯定大,我昨天說要給你房子里多放幾個餅子,你爺爺還攔我走,咱們快去吃早飯。千萬可不能餓著肚子。”
何似飛跟著奶奶走了一步,轉頭用官話將奶奶方才說的邀請大家一起用飯,主要是想看看喬影的話說了出來。
喬影當下差點鬧了個大紅臉。
看得在院子里打掃的余枕苗嘖嘖稱奇。
要知道,接近三年前,在木滄縣城,單單是這位小少爺身邊的隨從小廝喬初員,他都完全不敢招惹,只能陪笑說好話。沒想到,風水輪流轉,當年一心想要拜師他家主子的小少爺如今嫁給了主子的學生兜兜轉轉,小少爺也算是能叫他家主子一聲老師。
這可能也算是求仁得仁吧。
喬初員和石山谷同時也在院子里伺候,雪點霜汐瑩鵲三個丫鬟則去廚房幫忙雖說二老做了一些飯食,但她們家少爺作為新嫁過來的夫郎,第一次見長輩,哪有只吃長輩做飯的道理因此,她們仨正緊鑼密鼓的煲湯做菜,總得趕在開飯前給桌上添幾道新菜。
何爺爺見他們被自家老伴兒帶的跑偏,全都往飯桌走去,整個人不免吹胡子瞪眼。
昨天明明商量好的,聽說人家大戶人家新媳婦嫁進來,都是要先給長輩敬茶,隨后長輩再邀請新媳婦一道用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