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趟去縣城,少說也得好幾個月,如果高成安一直苦讀不回家的話,那很有可能在外一逗留就是大半年。別看現在芒種剛過,天氣暖和起來,村里瘋跑的小孩都穿上的半袖,但再過四個多月,就到了秋季,天氣一轉涼就得添衣服。何奶奶恨不得把自己綁在何似飛褲腰上,到時天冷天熱她都能提醒孫子添衣減衣。
何似飛吃完飯,看著奶奶給他準備的厚實行囊,有點說不出話來。
那個包袱得有他半人高吧。里面被塞得鼓鼓囊囊,上手一摸,有點硬邦邦的,還有點熱。
何奶奶說“那是奶奶今兒半夜起來給你做的烙餅,你不是最愛吃奶奶做蔥油和芝麻烙餅嗎這些夠你吃小半個月。烙餅底下用玉米面的饅頭墊著,還塞了三層油布,滲不到底下的衣服和筆墨紙硯。”
對上奶奶慈愛的目光,何似飛更加說不出話來。他只覺得在昏黃的油燈下看奶奶的樣子有點模糊。
何爺爺種種磕了一下煙袋,將這個大包袱背起來,說“似飛,帶上你的東西,再報上給成安的宣紙,咱們現在去鎮上。”
即便已經到了四月下旬,白日里太陽很曬,但在這太陽尚未來得及升起的清晨,一出門就能感覺到一股潮濕的冷意。
這會兒太早了,村里的狗都睡著,自是沒有牛車的。
一家人跋涉大半個時辰,終于到了鎮上。
高家,何爺爺一行人被迎進去,今兒個倒是見到了高成安的爹娘,何似飛一一見禮。
何大丫老太太坐在主位,讓管家給大家都端上一杯姜茶“你們大老遠從上河村趕來,小心著涼。”
何似飛在上茶的時候,將那一刀宣紙送給高成安。高成安頗為驚訝,“給我的”
“似飛多謝成安表哥照拂,才有去縣城的機會,一點薄禮,不成敬意。”何似飛認真道。
這話從他一個扎著雙髻的小少年口中說出,帶著些許稚嫩,卻能讓人感覺到滿滿的誠意。
坐在何大丫老太太下手的高家老爺看向何似飛的目光中都帶著些許溫和,說“似飛客氣了,再怎么說你也是成安的表弟,兄弟間互相照拂,應該的。”
高成安的母親則因為這句話瞪了相公一眼,收回目光時,不想與正在看她的何大丫老太太四目相對。高成安的母親心里一緊,趕緊收回目光,不敢多言。
寒暄了不到一刻鐘,管家就進來報“老太太、老爺、夫人,馬車到了。”
高成安立刻背起書箱,懷里還抱著那一刀宣紙,鄭重與奶奶、爹娘告別。另一邊,何似飛也從爺爺那兒接過行囊,與爺爺奶奶道別。
兩大家子人走到門外,何似飛才發現,來了兩輛馬車。
第一輛馬車的簾子被撩開,一個看起來約莫十七八歲的少年探出頭來“成安兄。”
“云尚兄”高成安腳步輕快,走到近前。
緊接著又是一通寒暄,眼看著天將要亮,再不趕路就不能在今晚前到達驛站,大家也不敢再磨蹭,連忙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