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搬家的不止何似飛與陳竹,城南那座門楣樸素,里面卻別有洞天的宅院主人也在收拾行囊。
這個決定是喬影從縣學回來后,讓丫鬟們盡數退下,自己在房內靜坐了一下午加一晚上做出來的。
嬤嬤擔心他會因為舟車勞頓而精神不濟,提議明早再出發,卻被喬影毫不留情的否決了。
嬤嬤從喬影房內退出后,悄悄對院內丫鬟仆從們搖了搖頭,意思是勸不動少爺,大家趕緊手腳麻利的收拾東西,準備啟程。
嬤嬤作為喬影的奶媽,喬影對她很是看重,從未如此不留情面的拒絕,足以看出不能拜師對喬影的打擊有多大。
貼身伺候喬影的丫鬟們本想進去幫喬影收拾,但喬影沒讓她們進屋,她們只能趕快去收拾自己的東西。
將大部分東西一一抬上馬車后,丫鬟們圍在嬤嬤身邊,小聲討論。
“嬤嬤,余老先生為什么不收少爺咱們少爺的天資,那可是陛下都夸過的呢。”
“余老不收肯定還有其他人收啊,京城那么多先生,嬤嬤,少爺為什么會氣得把自己關起來啊”
“就是,咱們少爺這么好,還怕找不著好先生再說,少爺詩文可是從了戈先生的,余老的詩文也不見得有戈先生厲害呢。”
嬤嬤看著這一群年紀小的丫鬟們,感慨她們倒是忠心護主。
其實,原本嬤嬤應該對少爺生氣的緣由不是那么清楚,但聯系起夫人讓她隨身攜帶的信箋,還有少爺今日的表現,嬤嬤感覺自己猜出一絲端倪。
可僅僅是那一絲端倪,嬤嬤就無比心驚他家少爺這是想借余老的威望反抗、不對,獲得更長久的自由。
所以,夫人讓自己帶的信箋還有那句話,看似在安慰少爺,其實也算做一種敲打
要不怎么說知子莫若母呢。
嬤嬤不敢繼續想,她甚至想把自己聯想到的這些全都摒棄出腦海,專心當一個只伺候少爺生活起居的老嬤嬤。
想到這里,嬤嬤面色嚴厲了些,對圍著她的丫鬟們道“瞎想什么呢,少爺想早點回京,說不定是想老爺夫人大少爺和二少爺了。”
丫鬟們還是很怕嬤嬤的,雖然偶爾敢在她身邊撒嬌,但嬤嬤一旦板起臉,她們就立刻噤若寒蟬,不敢多言一句。
子時將近,喬影才將自己的行囊收拾好,嬤嬤立刻帶著丫鬟們為他拎起東西,簇擁著他上馬車。
臨走前,喬影最后一次撩開馬車車簾,只看到人煙稀少的街道上,兩個年歲看起來都不大的少年正背著大大的看起來就很沉重的行囊,一步一步堅定的往前走。
原本只是想隨便瞟一眼的喬影不自覺將目光落在他們身上,尤其是旁邊那個個頭更矮,還穿著草鞋的少年身上他今日,在縣學,好像見過這個少年,還有這雙草鞋。
馬車速度不慢,不一會兒就把木滄縣遠遠甩在身后,那兩個少年也早已看不見了。
喬影放下車簾,背靠著車壁,遮住滿眼落寞。
車外一陣悉悉簌簌的聲音過后,嬤嬤小心翼翼的敲了敲喬影的車門,低聲說“少爺,喬初員在縣城木雕店買了些稀奇玩意兒,看起來挺好看,您要看看嗎”
不多時,喬影的車內被蠟燭照得亮堂,暗格處延伸出一個茶臺,上面呈著嬤嬤剛送進來的新鮮玩意兒。
那是十二個以生肖為主題雕刻的鏤空木雕。
其上十二生肖憨態可掬,活靈活現,看著便讓人心情能好上不少。
喬影垂眸看著這木雕,隨手拿起一個,還能看到木雕在車壁上投出的光影。喬影晃了晃木雕,那光影也隨之晃動,居然真讓他的心緩緩放松下來。
嬤嬤退出前,下意識看向喬影,隨著車廂門的緩緩合攏,她好像看到了少爺眼里是有了點笑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