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一路顛簸,行駛了近兩個時辰才停下。
須臾,車外有人催促“都下來”
青唯與擠在車室內的數名妓子依次下車,入目的是一座莊園。莊園占地極廣,傍山而建,白墻黛瓦,草木葳蕤。
妓子們由幾名護衛打扮的仆從引入莊內,穿過一片翠竹林,在一扇月牙門前停下。月牙門上有個匾額,寫著“封翠院”三個大字,匾額下立著幾個嬤嬤,見了她們,其中一個管事模樣的高聲道“從今往后,你們就住在這兒了。這兒的客人可不比外頭,什么下三等、下九流,通通沒有來咱們這兒的,都是貴客,你們機靈些,守規矩,把他們伺候舒服了,今后有的是福氣享;倘是不守規矩,記住了,這兒也不是養閑人的地兒,嬤嬤我有的是法子讓你們長記性”
話到這,妓子們心里頭也了然了。
外頭的勾欄瓦舍太扎眼,達官貴人們講體面,不愛去,可又按捺不住風流本性,怎么辦有人投其所好,修了莊子。莊子明面上看去,像大戶人家的宅邸,實際上呢,是專供這些貴人們吃酒享樂、宴飲狎妓的場所。
這樣的莊子在京城不少,場地通常隱秘,大小不一,要進入莊內,還得有熟人引薦才行。這些青唯從前只是略有耳聞,沒成想今日長了見識。
領頭的嬤嬤又吩咐“排好隊過來,一個一個報名字,名字不好聽的,換了重取,記完名就去院中另一間屋子里候著,等人過來給你們驗身子。”
旁邊還有護衛跟著,青唯摸不準狀況,不敢貿然行事,跟著梅娘排隊,到了月牙門前,記名的嬤嬤問“叫什么”
“這是我們蒔芳閣新來的姑娘,還沒來得及起”梅娘擔心青唯不知怎么應付這狀況,在一旁代答。
“問她,你插什么嘴”嬤嬤厲聲打斷,又問一次,“你叫什么”
青唯隨意編了個名,嬤嬤點頭,提筆記到一半,筆鋒忽然一頓,她抬頭,仔仔細細打量了一番青唯,與一旁領頭嬤嬤對視一眼,拿起手旁的印章,在青唯編的花名下蓋了枝艷麗的桃花戳。
入了院,守衛便不跟著了,封翠院很大,當中挖了池塘,池塘后是一座兩層高的小樓,驗身子的屋子是小樓一樓正間,門口也守著人,似乎還要重新記一次名。
梅娘到了回廊上,見后頭的妓子尚未跟來,低聲問青唯“姑娘,薛官人他”
“他走了。”青唯知道梅娘想問什么,答道,“當日我們被玄鷹司追蹤,出城以后,逃到寧州地界,我掉頭回到京城,他逃走了。”
青唯沒說出全部實情,倒不是不放心梅娘,只因實在沒這個必要。
梅娘舒了一口氣“他這幾年一直想要上京,在京郊附近幾座州府徘徊多日,到了寧州好,寧州的山野他很熟悉,定能平安逃脫。”
青唯是混進來的,不宜在莊上久留,她四下一看,見無人注意到她們,單刀直入“薛叔這些年一直在追查洗襟臺坍塌的真相,這個你知道,對嗎”
梅娘點了點頭。
“薛叔離開前,把這個留給了我。”青唯說著,探入袖囊里,把雙飛燕玉簪露出來給梅娘看,“這支玉簪,你可知道淵源”
玉簪是木匣子里的事物,梅娘當時替薛長興保管木匣,見是見過,只是
梅娘搖了搖頭“我只記得薛官人說,這支玉簪與洗襟臺息息相關,不可輕易示人,別的,他沒有與我多提。”
對于梅娘的不知情,青唯早作了準備,她并不氣餒,繼續追問“又或者,與玉簪無關,他冒險來京,除了見你,必然還有非常重要的事,他將木匣交給你時,與你提過什么旁的什么沒有”
旁的
經青唯這么一提點,梅娘瞬間想了起來“折枝居”
“折枝居”
“是流水巷的一個小酒館,就在東來順附近,薛官人向我打聽過這酒館,還說想去一趟。”梅娘道,見青唯沒反應過來,把方位告訴她,“順著沿河大街直走,快到東來順,有一個岔口,從岔口拐進去是一個死胡同,折枝居就在死胡同的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