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袍茶樹為灌木型,為千年古樹,九龍窠陡峭絕壁上僅存4株,產量稀少,被視為稀世之珍。
在生化危機世界,因為蜂巢總部,有位高層喜歡喝茶的原因,在世界毀滅前夕,專門儲存了少量的武夷大紅袍,當然最后也就便宜了墨非。
在來大唐世界之前,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墨非專門去生化危機世界翻找了一下,尋找一些武器、輔助用品等東西,就像生化危機4之中威斯克炸毀東京基地的炸彈,它沒有爆炸波,甚至近在咫尺爆炸范圍外的建筑物都沒有動一絲一毫,爆炸后范圍內所有物質都湮滅了,連灰塵也沒有,大地出現了一個圓弧形的深坑,那是安布雷拉研究的一款超級反物質炸彈,一枚相當于5千噸tnt的戰略核導彈,引爆手續卻沒有核彈那么繁瑣,手動操作,方便快捷,也沒有核彈的污染性,墨非在自己空間戒指中放了一枚。
期間讓墨非無意中發現了這武夷大紅袍,就自己拿著了。
反正整個安布雷拉都是我的了,我拿點自己的茶怎么了
其實墨非并不是懂茶之人,一般來說,二三十歲的青年,有幾個能喝得懂茶啊
作為生活中最常見的飲料之一,墨非甚至喝不出碧螺春和鐵觀音究竟有什么區別。
但是墨非聽說過武夷大紅袍的名頭啊,堪稱茶中的牢底坐穿獸。
不懂沒關系,喝得就是一個名氣。
大紅袍屬“葉紅鑲邊”半發酵茶。其條形壯結、勻整,色澤深褐鮮潤,沖泡后茶湯呈深橙黃色,清澈艷麗;葉底軟亮,葉緣朱紅,葉心淡綠帶黃;兼有紅茶的甘醇、綠茶的清香。
墨非喝了一口大紅茶。
嗯,這大紅袍確實不愧是國寶,就是比碧螺春要香一些,喝著好喝一點。
“什么極品大紅袍,我都沒有聽說過這個茶的名字。”祝玉妍不屑道。
“你沒有聽說過,不代表沒有”墨非呵呵一笑,道“你沒有聽說過的事情多了去了,難道我要一樣一樣的解釋給你聽嗎”
大紅袍成名于明朝,祝玉妍自然不可能聽說過。
1385年,明朝洪武十八年,舉子丁顯上京赴考,路過武夷山時突然得病,腹痛難忍,巧遇天心永樂禪寺一和尚,和尚取其所藏茶葉泡與他喝,病痛即止。
考中狀元之后,前來致謝和尚,問及茶葉出處,得知后脫下大紅袍繞茶叢三圈,將其披在茶樹上,故得“大紅袍”之名。狀元用錫罐裝取大紅袍帶回京城。
狀元回朝后,恰遇皇后得病,百醫無效,便取出那罐茶葉獻上,皇后飲后身體漸康,皇上大喜,賜紅袍一件,命狀元親自前往九龍窠讀kē披在茶樹上以示龍恩,同時派人看管,采制茶葉悉數進貢,不得私匿。
從此,武夷巖茶大紅袍就成為專供皇家享受的貢茶,大紅袍的盛名也被世人傳開。傳說每年朝廷派來的官吏身穿大紅袍,解袍掛在貢茶的樹上,因此被稱為大紅袍。
祝玉妍剛想反駁,卻又想到了墨非的神秘身份,皺了下眉,也就不爭辯了。
“哎”祝玉妍猶豫了半晌,半咬著嘴唇,道“你喝茶的方法怎么有點不一樣呢”
“那是因為你們喝茶的方法根本就不叫喝茶,叫喝粥。”墨非翻了翻白眼道。
華夏,茶的歷史極其悠久,神農百草經中便寫到“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秦漢之時開始流行。
魏晉南北朝時期,茶葉產量少,只有王公貴族、官僚和世家子弟能夠喝到,普通百姓是無緣得見的。
而茶葉清淡苦澀的口感恰好符合時人以清雅恬淡為美的審美趣味,于是便在文人墨客、官僚士大夫之間盛行起來。
是非常出名的奢侈品。
不過他們喝茶的方法非常特別,將茶當初粥來煮,往里面放姜蔥鹽等等亂七八糟的東西,弄得跟稠粥似的。
墨非當然不可能喝的慣。
“那你能教教我,怎么弄出你這種沖泡的茶嗎”祝玉妍試探著問道。
“你問這個干什么”墨非不解道。
“我覺得非常新奇,以后也想自己弄了喝啊”祝玉妍眼睛眨也不眨的說道。
“不對吧,你這是把我當成傻子了嗎”墨非瞥了祝玉妍一眼,想了想,道“你不會想拿出去賣吧”
墨非忽然間想起了,茶,可是華夏手中自古以來的貿易利器,是和瓷器并稱的華夏名片,甚至超過了絲綢,其代表了龐大的商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