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飄著細雨,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
雨絲,輕輕入紗,紛紛而下,發不出一絲聲響。
氤氳的天空中垂下一幅巨大的透明的珠簾,朦朦朧朧,像升騰起的一股股自煙。
雨里,稀稀落落的陳列稱好幾個柳條編制的斗笠。
沒有人說話,任憑雨滴點點落下,砸在地上。
“殺人者,血手人屠是也”
在方圓一里的巨大坑洞之上,一個由巨石壘出來的字紋。
“謫仙,好一個謫仙果然能人所不能”
一位峨冠博帶的老人,留著五縷長須,面容古雅樸實,身穿寬厚錦袍,顯得他本比常人高挺的身形更是偉岸如山,頗有出塵飄逸的隱士味兒。
“偌大一個靜念禪院,竟然在一夜之間,任何痕跡都不留的消失了,是在匪夷所思。”
寧道奇,外號「散人」,被譽為中原第一人,與高句麗武功宗師「奕劍大師」傅采林和塞外武功宗師「武尊」畢玄并稱武學三大宗師的蓋代高手,甚至在圓桌夜宴宗師會戰中略勝其余二人一籌,成為實至名歸的「武林至尊」。
站在另一邊的一個女子面色沉重,開了口“根據禪院還活下來的人言,離去前,那人也曾警告過,可是還是諸多大師因為心懷無相之意,顧不曾離去。”
昨天墨非丟下話離開后,有一半的人,因為害怕,還是選擇了逃跑,而還有一半人,或是因為心懷僥幸,或是因為對靜念禪院的鄉土情懷,或是因為對了空的信仰,不愿離去。
“妃暄,你曾經和他打過交道,不是說他并不像一個嗜殺之人嗎為什么如今做出如此喪心病狂的舉動”站在最前處,領頭的女人,在坑洞邊,輕輕開口道。
她已經在這里站立了好久。
曝光墨非控制楊廣的消息,是她制定的計劃,卻不曾想到,因此害了了空大師,以及靜念禪院上百之人。
由此,她心懷愧疚。
“師尊”師妃暄臉上也盡顯苦澀,道“我與他相交之時,他的確并非嗜殺之人,只是性子略顯古怪,甚至充滿了童趣,胡亂改編我佛經意,與妃暄說笑”
“或許是童趣之人,方才會做出眼前之事,在他們眼里,做什么事情高興、有趣,那就去做,如果惹怒了他們,那他也并不吝惜于殺人,跟小孩子一樣,心中無善無惡,不會去做善事,也不會去做惡事,只在乎好玩不好玩,有沒有人擋住了他們的路。”
“是我的錯”梵清慧眼眸閃過一絲沉痛,道“如果不是因為我惹怒了他,禪院何必遭受今日之劫難不過我并不后悔揭穿那人的面目,我的錯,只在于低估了他的喪心病狂,低估了他的情報手段,提前知曉和氏璧的下落,而沒有讓禪院早日做好準備。”
對于梵清慧而言,李世民是天定帝王,坐擁關中偌大優勢,本人更是驚才艷艷,只有李世民才能結束亂世,給予天下人一個安寧的環境,為此,哪怕運用任何手段,都是應該的,天下人為重。
所以,哪怕墨非控制楊廣的事情,并沒有確鑿的證據,只有一些傳言,那也足夠佛門用來對付墨非的了。
畢竟墨非的徒弟寇仲在歷陽、丹陽等地進行的王道,可是嚇住了天底下的大地主、門閥、貴族,也嚇住了慈航靜齋等佛門中人。
寇仲對麾下的佛門沒收土地、奴仆、黃金、青銅,嚴格限制寺廟的大小,甚至頒發了度牒制度,當和尚,需要允許才行。
度牒制度,唐宋發明,是官府發給出家僧尼的憑證。唐宋時僧尼簿籍,歸祠部掌管,并由祠部發放度牒。凡有牒的僧尼得免地稅、徭役。官府可出售度牒,其收入以充軍政費用。
唐天寶年間,楊國忠遣御史崔眾至太原納錢度僧尼道士,旬日得萬錢。宋英宗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賜陜西轉運司度牒千件,糴谷賑濟,皆為鬻度牒之利。宋室南渡后,軍費大增,度牒收入成為官府收入的一大來源。
當想當和尚成為一個需要大耗錢財的事情,那么它在這個世間就一定風靡不起來。
在南北朝、大隋,習慣了雄霸一方,連門閥世家都不怎么放在眼里的佛門,怎么受得了脖子上被綁上這么粗一根繩索
當時寇仲境內就爆發了不少由和尚引起的暴亂。
寇仲鎮壓了這些暴亂之后,還下了布告,苦口婆心的勸慰其他和尚“你們連為佛祖放棄一切阿堵物的勇氣都沒有,你憑什么說你們愛佛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