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甚至挑長得好的。
每當遇到這種情況,張支書最有辦法,按工分。
王秋香的工分低,聞言忍不住說“啥都按工分,你就不能不按工分”
“不按工分我們不要都給你,你拉的完嗎”
由于大伙兒還沒散,來富家的也在“她拉的完也沒地兒放。”
王秋香不禁說“不就顯擺你家工分多。”
“那也沒比你大哥家多多少。”來富家的說出來,終于覺得哪兒不對。
她是四隊的人,小芳也是四隊的,天天一起干活以至于來富家的一抬頭就能看到她。她突然不見了,來富家的總覺得少點什么,“秋香,小芳和劍平呢我咋沒瞅見。”
知青點在村西頭,離四隊很近,所以知青平時干活干嘛的都跟四隊一起。
王秋香朝知青扎堆的方向瞥一眼,“跟小草挖紅薯去了。”
來富家的左右看看,熟人都在“就他倆小草的主意”
王秋香看不上惦記有婦之夫的女人,涼涼道“劍平要求的吧。”
“拉棉花多輕松,推著車就走。”來富家的不禁搖頭,“這孩子,來了快四年了,咋還不懂啊。”
王秋香“不是不懂,是怕了某些人。”
謝蘭也在這邊,由于先是段伊然,后是金鳳銀鳳,以至于方劍平跟年輕的姑娘聯系到一起,她就不由地往哪方面想“不會吧”
王秋香挑起眉頭笑看著她。
謝蘭確定她猜對了,頓時忍不住說“這些年輕的孩子,一個比一個學問高,咋還不如小草和小葉子”
她這樣一說,來富家的也懂了。
“小草和小葉子知道劍平跟她們不是一路人。”來富家的接著又說,“某些人可能覺得小芳和劍平不是一路人,她們跟劍平才有,那個話怎么說來著”
張老九接道“共同話題。”
“對”
張支書安排好了,見他們還聊個沒完,“別對了。我和兩個隊長看著你們,一畝地一畝地拉。誰的放在誰門口,等回頭收拾。
話說回來,由于張莊牛多還有犁,所以紅薯不用一點點挖。有經驗的老農牽著牛扶著犁走一圈,村民跟在后面撿就好了。以免有漏網之余,再用鋤頭掏一下。
雖然不用彎腰,可蹲著也累。
半天將將過去一半,大部分人已坐到地上。
方劍平嫌臟還在堅持,結果就是小芳攙扶著他回去。
偏偏到家還進不去門口全是棉花樹。
方劍平終于不舍得再為難自己,席地而坐等著老丈人和丈母娘回來。
老兩口知道收紅薯累,見他這人卻想笑,“累了吧”高素蘭問“晚飯我做。”
小芳立即說“我要吃雞蛋面。”
“中午還沒吃夠”
小芳點頭。
高素蘭“雞蛋吃多了不好,容易變傻。”
小芳很想翻白眼,她娘又把她當傻子。
“大傻,二傻,三傻,還怎么傻啊”小芳像“點兵點將”似的點一圈。
高素蘭想起自己是“二傻”頓時說不出話。
張支書樂了,閨女真比以前聰明了。
“蛋面,一人一個雞蛋。”
大胖正幫他娘把門口的棉花往屋里搬,聽到這話停下來直勾勾看他娘。
王秋香很想說隔壁幾句,轉而一想,要不是老大哥出面,她大哥得天天來鬧,“今天吃明天就沒了。”
大胖點頭。
王秋香不禁問“沒聽清”
“你明天又不一定做。”大胖怕她揍他,說完就往院里跑。
王秋香很想生氣又不好生氣,以前得存著雞蛋賣錢,沒少用“明天再做”這種理由糊弄孩子,“明天不做我管你叫娘。”
“我是男的”大胖趕緊說,“你不做我就我以后不喊你娘。”